5月22日,吉林大地上,文艺志愿者一行迎着朝阳出发。这是省文联组织的文艺志愿者队伍,他们来到了舒兰市最偏远的小山村新安乡联合村万寿屯,带去了笑语欢声,也撒下了文化的种子,种下了中国梦、文化梦的殷殷期盼。艺术家们与当地百姓的鱼水情深,热情互动,留下了一组组感人的分镜头。
播种文化:校园支教试点项目启动
中国梦是每一个人的梦,大山之中也有着一双双渴盼文化的眼睛。而文化是一粒种子,越贫瘠越荒凉的地方,越要倾心播种。
在万寿屯小学里,小学生为艺术家们认真地带上红领巾,孩子们眼中有殷殷渴盼,艺术家眼中有诚挚的期望和关爱。万寿屯小学只有50名孩子,没有专业艺术课老师。
今天,由省文联、吉林市文联、舒兰市委宣传部、舒兰市文广新局主办,舒兰市文联承办的文艺家进校园支教试点项目在这里正式启动,第一批支教进校园艺术家代表与学校对接,舒兰市文联还为孩子们捐赠了书法美术用品。从此,文艺家进校园支教试点项目将在全省全面铺开。
省文联党组书记尹爱群说,这次支教活动范围很广泛,省里的、地方的专家学者、艺术家都被发动了起来,大家积极性都很高,直接深入到最偏远的最需要文化的村屯中,不走形式过场,直接走进百姓中间。而艺术家与群众也不仅仅是传授与被传授的关系,艺术家们与百姓同乐,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其乐融融。
血脉相融:捐建水井情系山村
万寿屯小学多年来都没有饮水井,浅水井打不出水来,深水井打不起,学生吃水只能用桶装水,生活用水只能去大河提水,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省文联下基层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动员社会慈善力量,筹措资金。省曲协副主席、慈善家徐亮积极响应,为这所小学捐建一口水井。徐亮从万寿屯小学的老师手中接过了“情系山村育桃李,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锦旗。这锦旗沉甸甸的,带着一份感动,以及一份责任。村小老师感动地说:“这口水井解决了我们的大问题!我们盼了十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徐亮说,自己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为山村的孩子们做点事情。
这一日,“中国梦家乡情”农民摄影展也在万寿屯小学开幕。162幅来自农民镜头下的摄影作品,深深地吸引了农民的目光。而摄影家协会更是带来了打印机,当场打印照片,分给村民,让乡亲们乐得合不拢嘴。忙碌的摄影志愿者的身影,到处可见。
欢歌笑语:倾情演出为人民
在万寿屯小学的院子里,搭建了一个简易的舞台。“中国梦家乡美”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就要开始了。
院子里坐满了从十里八村、田间地头赶来看演出的乡亲们。他们坐在树荫下,或者站在院子中央,带着老人,抱着孩子,聚精会神地看着演出,现场欢声笑语一片。
这演出不仅仅是“我演你看”,更是和乡亲们一次欢乐的互动。国家一级演员刘春梅和村民一起演唱歌曲,倾情对唱;著名杂技演员冯付伟、左辉带来的杂技《小丑》更是叫上现场村民一起狂欢,将气氛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而著名二人转艺术家董玮、金平带来的二人转《回杯记》、京东大鼓表演艺术家王大海带来的《打的》等节目都引得现场阵阵喝彩。
演出结束后,当地群众意犹未尽,拉着艺术家们不让走,留下了一张张珍贵的合影。当载着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的大客车缓缓驶离万寿屯时,坐在四轮车上的百姓恋恋不舍地向大家摆着手。(张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