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文化生活让爱国村农民活得更快乐
发布时间: 2014-06-17 10:53:00 来源:

  5月30日一大早,便来到梨树县蔡家镇爱国村8社的演出现场。不到8点钟,演出舞台已经搭建好,大喇叭播放着欢快的歌曲,村民们三三两两地聚到这里,看到他们期盼的眼神和张张笑脸,笔者由衷地为他们高兴。

  老演员——老当益壮

  上午9点钟,文化大院演出正式开始。伴随着优美的旋律,8名女演员穿着整齐的服装开始了舞蹈《欢聚一堂》的演出。细心的笔者发现,在表演的8名演员当中,这里不仅有年近7旬的大妈,还有20几岁的美少女。虽然年龄参差不齐,但是他们的舞蹈动作却整齐划一,观众们不细心还真看不出来。“这些演员年龄差距不小,可是表演起来还真整齐,这是咋回事呢?”听到笔者发问,坐在身旁的大院负责人王选中打开了话匣子:“是这么回事,我们大院当初人员不多,就是这几位年长的老演员,这两年随着大院人数的增多,就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了大院演出,开始我们演出仅局限于二人转和歌曲,这回人员多了,我们就尝试排练舞蹈、拉场戏等节目,这样我们的演出就更受村民们喜欢了。”

  “大妈,您的舞蹈跳得太棒了,祝贺您表演成功!”舞蹈演出刚刚结束,笔者就拉住老演员冯淑清的手表示祝贺。冯淑清,67岁,来自爱国村4社,是大院年龄最大的演员。3年前,沉迷于打麻将的冯大妈加入大院开始了“另一种找乐生活”。“这演出就是好,不但治好了我的老腰病,更重要的是,我还把打麻将的赌瘾戒了,现在我浑身有使不完的劲……”谈到参加大院的好处,冯大妈满脸堆笑。

  “我们大院像冯大妈这样60岁以上的演员就有7名,他们人人会演戏,个个都有看家本领。他们舞出了美、舞出了浪、舞出了对美好生活的新希望……”王选中打趣地一番话,说得身边人哄堂大笑。

  小演员——后浪追前浪

  演出的节目依次进行,一段精彩单出头《刘巧儿》过后,大院一对青春美少女组合闪亮登场了,她们表演的节目是印度舞《欢乐地跳吧》。只见两位美女穿着黄颜色传统的印度服饰,开始尽情的表演。她们不是专业演员,但是两人的舞蹈一招一式都显得十分专业。

  “这两个小演员就是我们大院的‘台柱子’,我们的演员队伍是新老结合,好戏不断。看看这两个孩子的表演,你就知道‘啥叫后浪追前浪了’……”王选中介绍说,她们两位一个叫马翠翠,一个叫黄慧,都是本村村民,两个人都是20岁刚出头。马翠翠是大院骨干演员周桂贤刚娶进家门的儿媳妇,和黄慧一样都是二人转班毕业的演员。两个人的这段舞蹈,日前参加四平电视台举办“青春中国舞蹈大赛”成功晋级下一轮。

  “这场节目太好了,小演员唱得好,老演员扭得浪,哪天大院的演出到我们村,我还能过把瘾。”来自邻村的村民刘烈琴大娘乐得一直没有闭上嘴。   (康国臣)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