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喜看窦家屯展新貌
发布时间: 2016-08-22 10:38:00 来源:

  红火的秧歌扭起来,彩色的扇子舞起来。每当傍晚时分,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一群手持扇子,舞动手绢的村民便精神抖擞地扭起了大秧歌。他们就是活跃在辽河农垦管理区孤家子镇窦家屯的秧歌队,这里的秧歌舞已成为村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我们每天吃过晚饭,就来到这个小广场乘凉,村里这些姑娘们各个能歌善舞,看着她们练上一段儿,都成了我们生活的习惯啦!”来小广场纳凉的窦大娘说起这些秧歌队的姑娘们简直欢喜的不得了。其实,村民们眼中的这些姑娘实际大都是四、五十岁的妇女们,她们白天有的务农,有的照看孩子,晚上就主动聚集在村支部书记窦岭家门前的小广场上扭起秧歌。今年59岁的窦山是这支队伍的“头”,只见他精神饱满,气宇轩昂,一会儿高扬胳膊、一会儿摆头送胯,扭的十分带劲,53岁的窦淑梅等人紧随其后。已到花甲之年的李成林说,为组织好这支队伍我们可费了不少心血:我先从电脑上学,然后改编动作,再教给秧歌队员,自己主动当起了指导教师,领着大伙练习扭秧歌。

  吃过晚饭,周庆龙、王左山、郭玉林等几位60多岁的彪形大汉,率先擂起高亢的大鼓、吹起嘹亮的唢呐。秧歌队员们犹如听到集合号令,村民们立马换上漂亮的服装,纷纷走出家门汇集到小广场载歌载舞。“过去我身上不是这疼就是那疼,现在扭秧歌3年了,身上哪也不疼了,真锻炼身体。”65岁的姚志福老人说。“我们的秧歌队走到哪儿都受欢迎,只要锣鼓一响,观众便把我们围上了。”55岁的刘艳秋说起秧歌队取得的成绩,一脸的骄傲。“我们秧歌队自打成立以来,每天都坚持活动,大家在一起扭秧歌,不仅带来快乐,还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社主任李双林介绍说,这些秧歌队员过去不少是麻将迷、扑克迷,自从进了秧歌队,精神状态也变了,胳膊腿儿灵活许多。一位队员表示:我在家闲着没事,每天在秧歌队活动活动筋骨真开心。

  窦家屯的秧歌队是辽河农垦管理区众多城乡秧歌队伍中的一支。区文体局局长刘宏杰介绍,现在孤家子镇、各农场、分场、社区、村屯组成的秧歌队有几十个。随着基层文化活动队伍的不断扩大,辽河农垦管理区把发展文化事业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多次举办大型农民文化节、百姓大舞台、秧歌舞、广场舞等活动,并鼓励市民、村民自发组建秧歌队、广场舞队等文艺团体,积极开展活动。秧歌队的组建不但成为百姓致富的联姻桥,就连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得到极大改善。闲暇之余,村民不再东走西串、家长里短,也不去光顾麻将牌场了。村民邻里和睦,社会和谐风气逐渐提升。  

  为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优良的条件,努力促成固定化、常态化、扩大化。辽河农垦管理区委不断加大力度,强化文化广场基础设施扩建再建,努力打造一流的文化阵地,使乡村文化,尤其是秧歌队遍及全区各个村屯,形成典型带动,示范引导,整体提升的工作格局。充分体现了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生产生活的幸福美好。驻足而望,乡村的秧歌队真的扭出了农民的喜悦心情,扭出了对未来发展的美好向往,展示出农民的新风采、新时尚、新生活。   (李好学)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