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3日,省帮扶德惠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组由省政府副秘书长王守臣带队,省农委、长春海关、吉林建工学院等有关领导一道,赴德惠市进行帮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对接。帮扶工作组实地考察了德惠市米沙子镇、布海镇升阳村、郭家镇东岗村,在听取了德惠市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汇报、讨论了《帮扶德惠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后,王守臣副秘书长就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提出:今明两年的主要任务是,实施“八个一”工程,研究 “三个难点”问题,努力实现“五句话”目标。
“八个一”工程即:
1. 建立一个有效协调联系机制。新农村建设需要方方面面的力量的支持,如何把方方面面的力量统筹整合起来,需要一个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这个协调机制需要从组织机构入手,形成一个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体系。这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研究探索。德惠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的“一镇两村”大事小情以及重大问题都要统一协调共商,形成统一的认识,变成统一的行动。
2. 要制定一个好的规划。新农村建设任务多,既有现实的问题,又有长远的问题,既有生产力发展的问题,又有生产关系调整完善的问题。这些任务的完成需要战略眼光,要有长远打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办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战略思维和长远规划。所以“一镇两村”一定要把编制规划作为首要任务,规划一定着眼几十年的建设标准,遵循自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搞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布局。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规划,几十年之后,新农村建设就要成为一项劳民伤财的工程。因此,新农村建设搞好了就是千秋伟业,搞不好就成了千古罪人。试点村镇党委书记、支部书记要把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作为规划的第一责任人,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领导下稳步扎实推进。规划要找相关专家和有资质的部门帮助设计,一定要有前瞻性。
3. 要明确一个切合本地实际、着眼长远的发展思路。镇也好、村也好,如何推进新农村建设思路一定要清晰。米沙子镇可以提出工业立镇,但不是所有的都可以提工业立镇,有的还可以商业立镇、现代农业立镇,市与市之间、镇与镇之间、村与村之间都有区别,基础条件、经济发展、居住环境、民俗习惯不同,一个思路、一个模式肯定不行。既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又要考虑周边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确定发展思路。
4. 要着手培育一个主导产业。村镇当然可以有多个主导产业,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定会培育和支持一个主导产业。国家提出的“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说到底就是搞专业村屯,体现专业化、集约化的特点。比方说米沙子镇,要重点研究如何工业立镇,把工业作为主导产业来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5. 实施好一批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农村落后的公益事业。一是路的问题,二是安全用水问题,三是电的问题,四是清洁能源问题,五是村屯绿化问题,六是公共厕所的问题,七是村支部建设问题,八是信息网络建设问题。我们不能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可是不讲形象也不行,好的形象工程还是要搞,形象要立足于实际,立足于对农民负责任,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也要体现在新农村建设上。
6. 抓好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别是土地承包关系长期不变,这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长远看,土地流转、形成规模是必然趋势,要因势利导,本着自愿有偿依法的原则,推动土地集中。这里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做。当然,确实有一个农民教育问题。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在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把分散的农民联合起来、组织起来的有效形式。通过新农村建设,扶持一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教育农民,典型引导农民,依靠政策扶持农民。
7. 培养提高一支队伍。主要是按照省里提出“有文化、懂技术、守法纪、会经营”的目标要求,教育农民和培训农民的问题,这也是新农村建设试点中需要做的一件大事。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素质,环境改善了,农民素质不提高也不行。比如,培养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也是一个很难办的难题。再比如,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不出去,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农民没有专业技能,观念滞后、封闭保守。总之,农民素质太差,要充分借助实施阳光工程的有利契机,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8. 建设一个好班子。新农村建设最关键要有一个好班子,党支部要有一个好的带头人,没有一个好班子、好的带头人,新农村是建不起来的。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政策贯彻落实、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任务具体实施,都需要一个好班子。既要上对党委政府负责,又要下对农民负责,通过新农村建设,使干部更成熟,班子更有战斗力和凝聚力。
研究“三个难点”问题即:
1. 研究新农村建设政策体系。主要是研究一套整合资源、资金的机制和办法,用于新农村建设。同时,研究如何落实农民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政策问题。这些都需要在试点中研究探索。
2. 研究化解乡村不良债务问题。乡村不良债务不是农村改革带来的,是在改革中暴露出来的。债务成为了我们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的难点问题,也是农村不稳定的重要因素。我们通过抓试点,要研究“一镇两村”债务怎么办,如何制止新的债务发生,对于不同债务采取哪些不同办法和措施,化解哪些债务需要国家扶持和政策。
3. 研究“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问题。取消“三提五统”之后,特别是取消公益金之后,“一事一议”是我们村内兴办公益事业的一条主要途径,这是制度的创新。既要防止加重农民负担,又要考虑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推进公益事业建设。当前的问题主要是“事难议、议难成、成难行”,这样下去农村公益事业就无法建设。搞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国家不能包办,政府也不能成为新农村建设主体,但是干部可以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主导作用。换句话说,我们要当农民的先生,不能当农民的尾巴。只要我们代表农民根本利益,就要敢于决策。要转变工作职能,由过去管理服务变为现在服务管理,要学会在服务中如何引导管理,决不能对农民束手无策,要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实现“五句话”目标:就是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这里主要强调一下管理民主的问题,主要是在村党支部领导下,建设好村民自治组织,既要体现农民当家作主,又要在自治中体现民主,在民主中搞好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