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中国政府网 English русский 日本語 한국어 站群导航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18年9月27日(星期四)10时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的主题是介绍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有关情况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018年9月27日(星期四)10时在省政务大厅新闻发布厅召开新闻发布会。吉林省林业厅厅长霍岩介绍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有关情况,出席发布会的还有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于长春、吉林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祁永辉、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涛,他们一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新华社、中国日报、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吉林电视台、吉林日报、中国吉林网等20家媒体近30名记者参会。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主任张树斌主持了本场新闻发布会。
2018-09-27 10:01:00
各位记者: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新闻发布会。中华秋沙鸭是原产于我国长白山地区的珍稀物种,作为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其古老性和稀有性具有极为重要的保护和科研价值。目前种群数量非常稀少,是国际上公认的濒危物种,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为有效遏制破坏中华秋沙鸭繁衍栖息环境扩大蔓延的势头,切实保护中华秋沙鸭种群的增长,吉林省林业厅决定从2018年开始,组织实施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行动将持续到2030年结束。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吉林省林业厅厅长霍岩先生,他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保护行动的相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吉林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副会长、秘书长于长春先生,吉林省林业厅野生动物保护与自然环境保护区管理处处长祁永辉先生,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副院长王海涛先生,他们将一并回答记者提问,请媒体给予充分关注。下面,首先请霍厅长介绍情况。
2018-09-27 10:02:00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新闻发布会。我代表吉林省林业厅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新闻媒体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从2018年开始,实施范围为吉林省长白山区,行动将持续到2030年结束。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是由吉林省林业厅组织部署,各级林业部门协作支持,委托吉林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牵头,吉林文投集团、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省内有关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共同参与的一次濒危物种保护行动,这也是继我省白鹤、东北虎豹之后又一次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专项行动。下面我从两个方面介绍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
一、中华秋沙鸭保护的重要意义和保护现状
中华秋沙鸭属鸟纲、雁形目、鸭科,是第三季冰川期的孑遗物种,距今已生存一千多万年。中华秋沙鸭1864年首次在中国发现并命名,现被列为国家I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繁殖分布范围狭窄,数量极其稀少,繁殖分布区只限于俄罗斯的东南部和中国东北的部分地区,最主要的繁殖地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的长白山区。中华秋沙鸭全世界种群数量约2000对,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入国际濒危物种红皮书、被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列入濒危鸟类名录的全球濒危物种。中华秋沙鸭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被视为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指示性物种。因此,保护中华秋沙鸭既是保护这一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也是保护河流湿地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意义十分重大。
多年来,我省在中华秋沙鸭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一是实施全面禁猎,为有效保护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了法律保障。1996年省人大作出全面禁止猎捕陆生野生动物的决定,全省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严厉打击盗猎和非法贩卖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行为,有力打击和震慑了违法犯罪活动。二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中华秋沙鸭等濒危野生动物营造了避难所。吉林省已建立43处自然保护区及一处松花江三湖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258万公顷,占全省幅员面积的13.80%。园池湿地、头道松花江上游等以中华秋沙鸭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是实施野生动物损害补偿,对因东北虎、豹、中华秋沙鸭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给予经济补偿,有效缓解人与野生动物之间的矛盾,全省共支付野生动物造成人身财产损害补偿金额1.5亿元。四是坚持开展濒危物种野外调查和监测活动,掌握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布和数量等信息,夯实野生动物保护的基础性工作。
经过多年来的有效保护,吉林省的中华秋沙鸭种群数量有所增加。近年在吉林省开展的中华秋沙鸭野外考察显示,长白山区分布的中华秋沙鸭繁殖种群数量在190对左右,它们主要分布于长白山区富尔河、松江河和头道松花江流域。
二、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的目标和任务
吉林省林业厅组织部署的“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的指导思想和目标是: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统领,以栖息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物种恢复与扶壮为主线,推进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要素的集聚,着力保护中华秋沙鸭野外资源。力争到2025年,长白山区中华秋沙鸭栖息地破碎化局面得到有效整治,中华秋沙鸭适宜繁殖生境面积明显增加,繁殖种群数量达到300对以上;到2030年,繁殖种群数量达到400对以上,有效缓解中华秋沙鸭的濒危状况。
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重点完成以下任务:
一是摸清资源底数,编制《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计划》。协调组织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相关技术单位,通过开展长白山区中华秋沙鸭资源调查和种群监测,掌握资源本底,查明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和种群现状,列出问题清单,科学分析问题成因,划定重要保护区域,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及种群恢复的需求,编制并组织实施《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计划》。
二是实施科学保护措施,促进中华秋沙鸭栖息地及种群数量的恢复。利用长白山区全面禁止采伐天然林和区域生态修复的有利契机,在中华秋沙鸭重要的分布区设立监测站、保护站,掌握中华秋沙鸭资源动态信息,增加中华秋沙鸭野外种群有效保护面积;采取工程措施,对中华秋沙鸭的取食地和营巢地进行全面的生态治理,实施栖息地恢复工程,积极营造适于中华秋沙鸭栖息的环境,满足中华秋沙鸭定居与繁殖的生境需求;开展中华秋沙鸭人工招引保护工程,设置人工巢箱,增加中华秋沙鸭繁殖所需的巢穴;对影响中华秋沙鸭繁殖的天敌进行防控,提高中华秋沙鸭繁殖成功率;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内的中华秋沙鸭保护负全责,落实管护责任,加强执法监督,建立健全举报制度,对公众举报、志愿者反映的问题,要认真排查,严肃处理,并及时向公众反馈执法结果。同时,要积极组织社会力量在辖区内开展清除鸟网、猎套等猎捕野生动物工具的活动,减少对中华秋沙鸭的危害;加强对旅游活动的监管,相关区域内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森林旅游景区停止在中华秋沙鸭重点分布区新建漂流等旅游项目,已建项目要保证在中华秋沙鸭繁殖期停止运营并研究逐步退出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中华秋沙鸭种群活动的干扰。
三是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继续深入开展“爱鸟周”、“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等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促进全社会保护意识的提高,形成共同关注中华秋沙鸭等野生动物保护的良好氛围。
四是开展中华秋沙鸭保护的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实施跨省界乃至跨国界联合保护。通过项目合作、举办论坛、召开研讨会等形式,分享中华秋沙鸭及其栖息地保护的先进理念、经验与技术,不断提高中华秋沙鸭保护管理能力和水平。
三、现阶段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的主要内容
近期我们在中华秋沙鸭保护上重点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保护意识;二是开展中华秋沙鸭资源本底调查,掌握其种群资源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为保护行动提供科技支撑;三是继续实行全面禁猎和联合执法检查活动,积极推动地方政府在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的主体责任,坚决扼制非法猎捕、毒杀鸟类等违法犯罪行为。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我们将与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省内相关科研院校联合举办“中国长白山中华秋沙保护国际研讨会”;五是积极争取社会资金支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除了要争取国家资金投入外,还要多方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目前,吉林文投集团对中华秋沙鸭等濒危物种保护给予了100万元人民币的捐赠,并且承诺在未来10年内将每年捐赠100万元用于支持中华秋沙鸭等濒危物种保护,为我省企业担当社会责任、助力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做出了表率。
吉林省中华秋沙鸭保护行动是继吉林省白鹤和东北虎豹保护行动之后,集聚林业系统内外相关资源要素开展的又一重大濒危物种保护行动。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取得丰硕的成果,实现我省中华秋沙鸭生存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种群数量显著增加的目标。
谢谢大家!
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提问。
2018-09-27 10:03:00
2018-09-27 10:15:00
目前,我省中华秋沙鸭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威胁是什么?
2018-09-27 10: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