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4-06-21来源:

2024年以来,通榆县采取多项措施,做好生态保护和修复“功课”,扎实推进林草湿生态连通建设,逐步形成“田成方、林成网、路成荫、屯宜居、户富裕”的乡村生态振兴建设思路,以生态项目建设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4月底,通榆县施工完成“三北”工程造林面积3.5万亩,目前苗木发芽率整体在90%以上,工程建设初见成效。完成廊道绿化里程96公里,全部采用胸径6厘米以上乔木大苗,当年可形成防风挡沙、景观美化、庇护农田的效果。今年全县还将完成村屯绿化美化35个,乔灌花草综合建设,持续推进绿化美化乡村人居环境。 

纳入清单,细致规划。通榆县将林草工作纳入全县重点工作清单,从生态修复和保护各工程建设的地块如何落实、种苗标准确定、施工质量监管、抚育管理完善等各个环节,细致详实规划,逐一认真落实。 

营造氛围,广泛宣传。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现场会”等措施,采取多种宣传渠道和形式,深入宣传生态建设的重大意义,营造强大的社会舆论氛围,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意识、绿化意识和参与生态建设的自觉性。 

部门联动,强力推进。通榆县定期调度林草、自然资源、发改、财政等相关部门,对遇到的问题逐个研究破解,保障林草湿各项建设任务有序开展。 

压实责任,狠抓质量。每项任务都落实牵头责任部门,每项工程责任落实到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种苗标准,严把运输、保管、种植、浇水、抚育等各个环节,千方百计提高建设质量。 

据统计,2024年4月份以来,通榆县共完成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12.98万亩,总投资3.0231亿元,其中,县级资金2.3420亿元。生态保护和修复面积包括,造林绿化8.2万亩、草原保护修复4.53万亩、湿地保护修复0.25万亩、廊道绿化256.6公里、村屯绿化73个,林草湿生态连通成效显著。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