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吉林实践
大安市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通过大力发展风电产业,极大地助推了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能源结构的优化。图为位于新平安镇的风力发电机组。丁研 摄
2024年8月25日,一汽解放举办了新能源万辆突破活动,同时向客户交付今年第10000辆新能源车。这是一汽解放新能源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展现了一汽解放向新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步伐。 (资料图片)
近年来,松原市紧抓绿色能源发展机遇,实现了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吸引了中车集团、正泰集团等企业在此建厂,打造新能源产业链。图为中车松原新能源产业基地风电扇叶生产线。 (资料图片)
长春禹衡光学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总装配车间进行编码器精密结构调整工序。石雷 摄
通化县不断强化人才引领科技创新工作力度,实现了一批生物制药企业快速崛起。图为通化东宝药业包装车间。 (资料图片)
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是吉林西部千万千瓦新能源制氢基地的组成部分,是为白城市打造“中国北方氢谷”创新构建的一个战略性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绿氢3.2万吨,年产绿氨18万吨,可安置就业岗位300余人。 (资料图片)
近年来,一汽红旗凭借卓越的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在国内汽车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产品线的不断丰富和技术的不断创新,红旗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赢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图为工人正在进行电池合装作业。丁研 摄
近年来,长春市全面推动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等传统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引进高科技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图为位于双阳区的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丁研 摄
长春市全力助推医药健康企业创新发展,一批高科技企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图为金赛药业工作人员在对产品进行检验。石雷 摄
依托生态禀赋,厚植资源优势,吉林省把做大做强冰雪产业作为引领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图为长春冰雪新天地夜景。 (资料图片)
2024年3月21日,由中车长客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顺利完成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试验。 (资料图片)
近年来,我省着力推动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应用物联可视、遥感技术等数字化前沿科技,革新农业生产方式,智能操作、精准管理,让数字化赋能农业现代化发展。图为双辽市农林村无人机植保队正在田间作业。 (资料图片)
多年来,吉林化纤坚持存量优化升级、增量创新发展,致力于培植新质生产力,全力推动纤维材料、复材制品、化工医药、绿色能源四大板块齐头并进,持续做强做大四个纤维主业。图为纺纱车间涡流纺生产线。(资料图片)
吉林石化炼油厂600万吨/年Ⅱ常减压装置。 (资料图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业大省、生态强省,吉林省是我国汽车、化工、电影产业的“摇篮”,创造了众多“第一”,更是连接东北亚经济圈的重要纽带。吉林发展新质生产力,事关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事关东北全面振兴,事关国家发展大局。
纵观吉林,白山松水,“新”意盎然。
中国一汽、中车长客、长光卫星等“吉林制造”享誉全国;
近1亿亩黑土地得到有力保护,粮食产量已连续3年超过800亿斤;
66所高等院校、106个科研机构和众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奋战在科技创新前沿;
……
抢占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构筑新优势,吉林大地正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加速催生新质生产力涌流,质量发展的奋进曲激扬奏响。
以新质生产力的如椽巨笔,吉林正书写着东北振兴新答卷,支撑着吉林牢记嘱托、全面振兴的底气。(华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