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环节,更是净化社会风气、推动城乡文明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白山市以倡导抵制高额彩礼和大操大办婚丧嫁娶事宜等为“小切口”,稳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持续深入开展,着力不断提升群众的“文明指数”和“幸福指数”,真正把移风易俗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高位部署推进 树立移风易俗“风向标”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和统筹协调机制,召开全市移风易俗治理专班工作会议,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印发《白山市移风易俗重点任务集中整治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将全市移风易俗专项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了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限。各相关部门组成专项工作调研组,下沉至各县(市、区),进村入户摸排问题,对各村高额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存在情况进行细致摸排,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工作专班组织协调、全市部门单位各司其职、社会各方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为移风易俗治理工作的开展打牢了基础。
积极营造氛围 传播移风易俗“正能量”
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移风易俗治理工作,白山市印发了《2024年白山市移风易俗工作宣传方案》,在全市各级各类媒体统一开设“移风易俗”专栏,对各地各部门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情况、经验做法、创新亮点,及时开展了全方位报道。各县(市、区)用好融媒体中心、村广播、村宣传栏、大屏等农民群众身边的各类阵地,深入基层、贴近农民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移风易俗政策宣讲活动,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截至目前,全市共制作转发移风易俗宣传短视频500余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20000余份,通过广播、电视播出移风易俗宣传内容6000余条,切实加强了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有效提高群众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用好用活阵地 打好移风易俗“组合拳”
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围绕传统节日,组织开展了“我们的节日”“我在文明实践中心过佳节”“抵制高额彩礼 倡导文明婚俗”等农村移风易俗文明实践主题活动500余场次。着力加强对农家书屋的宣传力度,从环境卫生、出版物配备、开放时间等方面进行全面自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积极整改,每年落实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资金约100万元,为全市503个农家书屋采购图书30000余册,开展活动2000余次,有效提升了书屋的硬件环境和软件服务水平。
加强教育引导 转变移风易俗“旧观念”
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引领移风易俗文明新风尚,白山市进一步规范和指导红白理事会、村民议事会等群众组织,推进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等移风易俗工作。对现有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进行细化和完善,将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移风易俗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中。截至目前,全市503个村和142个社区均按要求制定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中元节期间,市委宣传部联合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积极开展中元节文明祭祀管理工作,通过组织文明志愿者理论宣讲、入户宣传等方式引导居民文明祭祀,倡导居民使用鲜花等方式祭祀,摒弃烧纸祭祀等陈规,共清理违规占道销售祭祀用品流动商贩41处,制止、劝导不文明祭祀行为200余人次,有效引导广大居民自觉践行文明理念,树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