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5-05-16来源:

在2025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汪清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紧紧围绕黑木耳产业做文章,以一系列扎实有力的举措,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推动产业发展与乡村繁荣迈向新高度。

构建标准体系。汪清县坚定不移地推行标准化生产设备与流程,全面实行制袋、灭菌、接种、养菌一条龙式菌包生产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成功将当地的“好资源”转化为“好品质”的黑木耳产品。目前,全县已累计建成标准化菌包厂和定植车间71个、集中摆栽基地81个。这不仅提升了黑木耳的品质稳定性,也为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例如,在一些标准化菌包厂中,从原材料的严格筛选,到生产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精准控制,再到菌包出厂的质量检测,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使得产出的菌包质量上乘,为后续的木耳生长提供了良好保障。

创新联农机制。汪清县积极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促进农户深度融入产业发展链条,与产业共同成长,实现持续增收致富。目前,全县共有黑木耳专业镇6个、种植村121个,以黑木耳为主导产业的村占比超60%。黑木耳种植者超1.4万人,从事相关产业者多达3万余人。以鸡冠乡大北沟村为例,该村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合作社发展壮大产业,产业发展又带动众多农户参与其中,不仅让本村及外地400余人获得了从事木耳生产的机会,实现了农民“冬闲变冬忙”,还大幅提高了农户收入,有效促进了乡村人口的稳定与回流。

挖掘电商潜力。汪清县以东光镇满河村为试点,积极引导农村电商企业与个体参与黑木耳网络销售。为此,当地建成菌包加工厂、包装车间各1个,并派遣专业团队提供运营指导,全方位拓宽销售路径。通过电商赋能,优质黑木耳最高售价达70元/斤,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满河村自开展电商业务以来,积极参加各类电商培训,提升村民电商技能,成立吉林省虎抱缘经贸有限公司,注册“满河鲜”品牌,建设农产品加工车间,优化供应链体系。如今,满河村电商产业已颇具规模,2024年电商销售收入达到400万元,还带动周边村屯、企业开办近百家电商店铺。线上大集的成功举办,更是打破了地域限制,让汪清县的黑木耳得以畅销各地。

汪清县在黑木耳产业上的深耕细作,从标准体系构建到联农机制创新,再到电商潜力挖掘,正一步步将黑木耳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书写着生动篇章,未来也必将在产业发展与乡村建设中创造更多辉煌。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