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5-05-20来源:

今年,靖宇县在全国乡村振兴道地药材发展示范县评审结果中,榜上有名,这是靖宇县中药材产业得到全国性认可的又一有力佐证。

规划引领,产业富民。靖宇县高度重视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早在1995年之前,靖宇县就把中药材产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来培育,依托资源优势编制《靖宇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中药材迅速形成规模化产业,全县发展人参、西洋参、北五味子、平贝母、天麻、返魂草、龙胆草等长白山道地中药材30多个品种,中药材产业规模达到5.2万亩,占全县确权耕地面积的12.8%,全县人参中药材产业实现产值4.5亿元,农村人均中药材产业收入达6000多元,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2%。从事中药材产业的人员有1.2万人以上,中药材龙头企业每年带动就业人员4000人以上,中药材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

龙头带动,擦亮品牌。靖宇县目前有人参中药材加工企业110多户,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龙头企业14户,市级龙头企业18户。多数龙头企业拥有自己的中药材栽培基地,企业每年生产中药材鲜品8000多吨,加工人参、北五味子、平贝母等中药饮片5000吨以上。靖宇县中药材龙头企业每年生产加工人参、中药材加工产品多达20多个种类、100余种产品,许多企业拥有自己的地域品牌产品。其中长白山皇封参公司的皇封参系列产品、中民康达药业公司的人参纯粉片产品、吉林靖宇炳华中药开发公司的简玉兰人参化妆品等品牌效益尤为突出,形成了种植、加工、销售、品牌打造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年实现加工产值10亿多元。

载体推进,促进发展。2003年,靖宇县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现代中药科技产业基地县,2010年“靖宇林下参”“靖宇西洋参”“靖宇平贝母”三个中药材品种获得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证书。2020年成功申报“吉林省道地中药材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2年被省政府确定为长白山道地中药材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通过以上政策,先后争取国家和省产业扶持资金1.2亿元,为产业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市场拉动,交易活跃。靖宇县中药材产业还展现突出的集散效应,县里的中药材市场长白山道地药材交易中心,是目前东北地区唯一进行多种中药材交易的综合性市场,每年人参中药材交易量突破2万吨,交易额达到20亿元以上,特别是北五味子、平贝母、林蛙油等几个道地中药材品种的交易量占全国销售总量的70%以上,全国各主要中药材市场以上三个品种的药材交易价格以靖宇市场的标准和价格为重要参考。靖宇县已经成为西洋参、北五味子、平贝母、林蛙油等道地中药材的重要集散地。

科技赋能,创新发力。靖宇县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的产学研结合和科技创新。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吉林农业科学院等20多所大专院校和科研部门建立广泛的联系,进行了密切合作,申报实施中药材产业科技项目80多个,投入科技引导资金2800多万元,取得12项省级科技成果,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和技术推广奖16项。靖宇县农业、科技、特产等部门积极为产业发展提供指导服务,通过集中办班、分散指导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服务活动。近几年举办大型中药材产业科技培训班10多期,分散技术指导100多期,培训农民技术骨干5000人次以上。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掌握了2到3项中药材种植技术,为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如今,靖宇县正以科技之犁深耕传统产业,以“长白山道地药材”为核心名片,构建“产、学、研、销”一体化产业链,努力让道地药材产业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支点,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