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5-05-20来源:

白山市江源区充分立足长白山生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项目,有效推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让特色产业成为推动乡村振兴事业发展的新引擎。在江源区,一提起小浆果、山野菜、中药材等一个个特色鲜明的产业项目,可以说是“多点开花”,各有不同。

每年春节前后,位于江源街道大华村的温室大棚内,刺嫩芽、老山芹等“拳头”产品就抢鲜上市,通过线上线下平台销往全国各地。公司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巧打时间差,推出反季草莓走俏节日市场,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同时,“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也带动了大华村100多户农民种植反季节山野菜增收。

为满足人们对山野菜日益增长的需求,江源区还加大资金与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积极发展山野菜深加工项目,小小山珍摇身一变成为带富农民的“致富菜”。

同样,江源区湾沟镇和平村通过林下仿野生和大棚栽培两种方式种植,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带动了本村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如今,小灵芝正逐渐成为支撑起当地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江源区城墙街道五岔村引进了较为先进的西瓜品种和种植技术,几个品种的成熟期不同,延长了销售时间,陆续能采摘1个月,等到中秋消费旺季更是供不应求。发展西瓜特色种植,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也带动了村民就业。

每年立秋过后,江源区石人镇后堡子村蓝莓基地也迎来了丰收季,200亩蓝莓进入盛果期。基地采取生态化管理,采摘的果实入冷库保存,一天之内就销往北京、浙江、上海、山东、云南等多地。如今,基地种植面积已发展至200亩,年产量可达20万斤,创造产值300万元,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

在吉林省某果浆制造有限公司内,浓郁的沙棘果香让人陶醉。从采摘到榨汁,都是零添加,沙棘浓度极高。目前,该公司具备年加工沙棘果200吨、沙棘叶10吨的能力。2020年该公司注册的商标通过了国家商标总局审核,为打造沙棘特色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江源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深挖本土特色优势农产品,增加小浆果、山野菜、鲜食玉米和中药材种植面积,鼓励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条,加大以特色种植为引领的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全区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江源全区的特色产业亮点纷呈,乡村四季都有不同的特色种植项目。

2024年,江源区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达2.5万亩,两家企业分别成功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省级产业化联合体,特色农产品加工收入突破3亿元。一幅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特色农业画卷正徐徐展开。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