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吉林省创新开展“五部门+律师同堂授课”培训

2025-06-27来源:

6月26日到27日,吉林省水利厅邀请省司法厅、省检察院、长春铁路运输中级法院、通化市公安局以及律师事务所的六位专家开展“五部门+律师同堂授课”培训,厅机关及直属单位40余人现场参加培训,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1000余位执法工作人员通过视频会议形式同步参与此次培训活动。

2023年,吉林省启动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简称专项执法行动),省水利厅联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机关聚焦侵占河湖、非法采砂等重点领域,建立“水行政执法+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出台《“河湖长+河湖警长+检察长+法院院长”协作机制指导意见》,形成“四长协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执法经验上升为体制机制。

此次培训,采取“五部门同堂授课+协同执法”模式,旨在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执法者、监督者、裁判者、普法者围绕法治目标深度协同;有效弥合分歧,统一法律适用尺度和证据程序标准,构建“事前联学、事中联查、事后联处”的全链条协作机制;推动执法标准与司法监督要求同步传导,打造法治化水治理新模式,实现法治目标同频共振。

专项执法行动启动以来,省水利厅会同省司法厅开展执法监督检查,现场抽查复核案件台账;联合省公安厅挂牌督办长春市九台区和舒兰市超量采砂等重大案件,推动案件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形成“查办一案、震慑一片”的监管效应。

与此同时,培训班将司法审查标准嵌入执法培训环节,提前规避法律风险,强化规范执法、防范风险的源头治理。专项执法行动期间,排查案件29起、涉水线索180件,办理行政处罚案件140件,挂牌督办案件2件,推动涉砂等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查处,挽回国家资源损失超百万元。

“此次培训,实现了从‘独奏’到‘合唱’、从‘事后纠错’到‘源头预防’、从‘理解差异’到‘共识凝聚’、从‘各自为战’到‘协同共治’,为建立长效的执法司法协作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是推动水利领域法治共同体建设、提升水治理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一步。”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