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来,延边州以“开局即冲刺”的姿态锚定目标“加速跑”,通过优化准入、赋能企业、智慧监管、柔性执法等组合拳,全面推动市场监管提质增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跑出市场准入“新速度”,打造便捷服务标杆
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咨询服务专窗,推行登记事项“一站式”办理模式,实现企业开办、变更、注销等业务“一窗通办”。2025年1-5月份,全州累计办理“高效办成一件事”业务7670件,新登记经营主体1.13万户,新增“个转企”126户,认定吉林省“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90户。某餐饮企业通过专窗服务,从提交材料到领取营业执照仅用4小时,较以往耗时压缩60%,切实体验到“延边速度”的便利。
激活企业发展“新动能”,强化产业培育支撑
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帮扶机制,组建由市场监管、行业专家构成的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从产品研发到市场准入的全链条指导。敖东人参粉成功入选吉林省“使用15年以上人参为原料”保健食品标签备案试点,成为全省首批获此资质的产品之一。目前,全州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达20家,数量位列全省第三,持有国产保健食品注册证书47张、备案凭证109个,形成涵盖人参、食用菌等特色原料的保健食品产业集群。
打造智慧监管“新格局”,提升科学治理效能
全面启动“吉特码”赋码工作,通过二维码实现特种设备“一机一档”数字化管理,全州已成功赋码特种设备1.29万台,赋码率72.15%,居全省首位。在网络订餐监管领域,依托“智慧监管”平台实现线上巡查全覆盖,违规率从年初的2.3%下降至0.65%。优化出租车计价器检定服务,推出线上预约+集中检定模式,完成2600余台出租车检定任务,用时由90天缩短至60天,检定效率提升33%。
探索柔性执法“新思路”,营造包容发展环境
创新建立“信用+白名单”监管模式,依据企业信用等级筛选“白名单”经营主体2.07万户,对其实施“无事不扰”监管,减少常规检查频次。落实“首违不罚”“轻微免罚”两张清单,明确68项不予处罚情形,对7家符合规定的经营主体予以“首违不罚”,免罚金额近30万元。某小微企业因包装标签标注不规范被查,执法部门指导其限期整改后免于处罚,既维护了市场秩序,又保障了企业正常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