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辉南县立足县域发展实际,创新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机制,通过打好乡情、服务、柔性三张特色牌,让人才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打好感情牌,引在外人才“衔泥归巢”。建立“乡情引才”联络机制,以“致全县返乡人才的一封信”为载体,立体化展现县域发展新图景,精准推送产业扶持政策包,积极引导和鼓励在外优秀人才带信息、带技术、带资金、带项目、带成果反哺家乡,唤醒在外游子的桑梓情怀。创新“需求对接+岗位定制”服务模式,联动开发区、人社局等相关部门,建立重点企业用工需求动态清单,发布引才用工招聘信息4期,推出涵盖教育医疗、专业技术等领域的“归巢专岗”200余个,形成“乡情感召-政策牵引-岗位适配”的完整闭环,成功帮助200余名返乡人才在家门口上岗就业。
做优服务牌,留外来人才“安营扎寨”。实施“留才安居”行动,构建“租房补贴+人才公寓+住房津贴”三重保障网,累计为人才提供保障性公寓百余套。加大政策奖励力度,全年申请发放人才补助、住房津贴、研发团队资助资金等人才奖励70余万元。实施“人才服务联盟”提升行动,探索建立人才各项服务保障,除参照市场同类岗位薪酬待遇外,积极协调市、县人才优惠政策,帮助解决落户安家、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为人才在辉南创新创业解决后顾之忧,真正实现“拴住心”“留住人”。
巧用柔性牌,聚群贤汇智“厚植新能”。聚焦县域产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挖掘乡土人才技艺潜能,通过技艺传承、品牌打造带动农民增收,让田间地头的“土专家”成为乡村振兴主力军;实施“千名学子归巢”“万名学子兴企”等专项计划,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423人。岗位覆盖教育、医疗、金融等重点领域及医药龙头企业,年均提供应届生岗位占比超30%,重点企业关键技术岗位人才匹配度提升40%,人才智慧在生产一线“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