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通道AI智能审核系统”上线,DeepSeek助力医保服务“数智化”再升级,到健全生育保障制度织密家庭幸福保障网,到手机“码”上结算改善群众就医体验,再到优化完善参保政策营造全民参保缴费良好氛围……从城市到乡村,从医院到药店,吉林省医保局用一项项便民举措、一组组创新策略、一串串实干成果,把“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从“单一保障”走向“全程呵护”
生育政策织密家庭幸福保障网
为助力万千家庭圆生育梦想,省医保局将生育保障作为民生工程的重要支点,构建起覆盖“孕前—产前—生育—产后”全周期的服务保障体系。自2024年7月1日起,取卵术、人工授精等8项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正式纳入医保支付。截至5月底,全省累计支出医保基金2381.39万元,5778名参保患者享受报销政策,人均减轻负担超4000元。
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成功怀孕的周女士感慨:“医保报销了大部分辅助生殖费用,这份政策温暖太实在了!”此外,全省实现住院分娩政策范围内费用全额报销,今年1-5月已有14287例产妇享受政策红利,让生育全程更有保障。
印发《关于优化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医疗和生育保障有关政策的通知》,统筹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等人群医疗和生育保障政策体系,规范医疗保险政策,支持灵活就业人员等人群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待遇,优化管理和服务措施,统筹施策助推灵活就业人员等人群参保,更好契合人口发展新形势。
首创“521”生育服务体系(“五专”“两免”“一即时”),让医保服务既有精度更有温度。其中,生育备案“免申即享”、生育津贴“免跑即享”、省内跨域生育费用“即时结算”,配合“线上亲情付”功能,让孕产妇及其家庭在就医结算时体验“零跑腿、零垫付”的便捷。目前,省医保局在全省25家定点医院设立了医保服务专员,“一对一”清晰解答、“一站式”集成帮办、“掌上办”亲情支付……一支懂政策、精业务、暖人心的专业服务队伍为孕产妇实时提供“全流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医保服务。在吉林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范女士出院时惊喜地发现:“费用结算、新生儿参保、生育津贴领取,出院前全办完了,一站式服务太贴心了!”
从“人工审核”迈向“AI智审”
“双通道药品”审批开启数智化新时代
聚焦群众办理“双通道药品”审批时“往返跑、排队久”痛点,今年3月,省医保局全面推进医保数智化、本地化应用部署工作。近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重磅推出“双通道AI智能审核系统”,以创新技术重塑药品审批流程,开启数智化医疗服务新篇章。该系统构建起“诊室申请—云端审批—掌上取件—药店直购”全流程数字化服务闭环。患者在医师诊室即可完成“双通道药品”申请,医保待遇开通信息通过短信实时推送,点击链接就能下载电子审批表,彻底摆脱“窗口排队、多头奔波”的传统模式,让就医体验更便捷、高效。
“以前申请靶向药,得拿着材料在医院和医保局之间来回跑,现在医生在诊室就能帮我提交申请,手机上很快收到审批结果,第二天就能去药店拿药,真是太方便了!”癌症患者王女士的亲身体验,正是医保数智化改革成果的生动写照。截至目前,“双通道AI智能审核系统”成效显著:审批效率提升70%,群众跑腿次数减少80%,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也为医保服务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
从“卡证支付”转为“码上结算”
移动支付打造就医服务新体验
“挂号、缴费、取药,手机‘码’上搞定,再也不用抱着孩子在窗口排队了!”长春市民刘先生用手机完成儿子就诊费用结算后,对医保移动支付的便捷赞不绝口。近期,吉林省全面开通医保移动支付功能,参保群众在全省95家定点医疗机构可实现“门诊诊间付、住院疗区付、挂号家中付”,医保报销部分直接抵扣,自费金额线上支付,账单明细实时可查,诊疗全流程缴费时间缩短至3分钟以内。
为解决“一老一小”就医支付难题,吉林省创新推出“线上亲情付”功能,亲属只需在手机上绑定家庭共济账户,即可远程为老人、儿童代缴诊间费用。七旬老人李大妈对此深有感触:“孩子们上班忙,以前我自己看病缴费要排很久,现在他们在手机上就能帮我缴费,看病顺畅多了!”此外,全省3800余台医保综合服务终端实现刷脸支付,2800家定点医药机构支持“刷脸即付”,彻底解决“忘带卡、操作难”的民生堵点,让就医服务从“卡证时代”迈向“刷脸时代”。
从“分散办理”变为“一站联办”
退役军人服务彰显尊崇温度
针对退役军人医保服务的特殊需求,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医保局等多部门推出“退役军人服务一件事”创新举措,构建起“参保登记即时办、关系转移秒接续”的高效服务链。通过与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建立协同机制,退役军人退役后可同步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与关系转移接续,从身份转换之日起90天内参加居民医保,不设置待遇等待期,切实减轻过渡期医疗负担。
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张先生通过“一件事联办”完成医保参保后表示:“退役后事务多,担心医保断缴,现在不用来回跑,一次就办完了,政策太贴心!”截至目前,已有79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通过联办方式办理城乡居民医保,82名待安置期退役士兵通过“退役军人虚拟户”完成医保补缴。
从“政策落地”达成“全民共享”
参保机制夯实民生保障根基
为推动医保惠民政策覆盖“最后一公里”,省医保局印发《吉林省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参保长效机制若干举措》,从完善政策、优化服务、强化保障三方面推出28条具体措施,推动医保惠民政策再升级。
省医保局全力开展参保扩面工作,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扎实推动工作落实。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在公众号等载体发布政策要点等方式,对政策文件进行宣传解读。启动2025年度基本医保全民参保集中宣传月活动,组建“千支医保服务小分队”,深入社区村屯点对点宣传医保政策,用百姓听得懂、愿意听的方式,讲好医保故事,持续营造全民参保缴费良好氛围。
“以前觉得医保缴费是负担,听了工作人员讲解才知道,政府给我们补贴了这么多,看病能报销一大半,不参保才是真吃亏!”延边州边境村村民李大叔在政策宣讲后主动办理了参保手续。
从“基础覆盖”实现“数智升级”
边境医疗保障网托起稳稳的幸福
在珲春市,全国首个旅游景区医保驿站内,工作人员正通过医保综合服务终端为游客办理异地就医结算。这是吉林省提升边境地区医疗保障能力的一个缩影。为让边境群众共享医保改革红利,吉林省创新打造“医保+X”协同服务矩阵,在政务服务综合窗口设立基层服务网点基础上,采取多元合作策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医保+高校”“医保+银行”“医保+旅游”“医保+定点机构”等服务场景,织密医保服务网,让边境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切实增强了边疆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现在在村里的卫生室就能帮助查询医保账户余额了,不用再跑镇上了!”临江市边境村村民王大娘对家门口的医保服务赞不绝口。
此外,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为边境村民购买补充医疗保险,连续两年提高边境地区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创新推出“兴边富民吉康保”专属商业保险,覆盖4个边境统筹区、216个边境村,4.6万边境村民不花一分钱即可享受200万元保额的医疗保障,真正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边境群众,织密织牢全民医保防护网。(何泽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