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通化市二道江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全方位引进、培养、使用人才,全力打造专业化人才队伍,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实施精准化引才。围绕重点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建立全区急需紧缺人才清单,加大对医药健康、文化旅游、金融管理等专业人才的招引力度,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编招聘、人才回引等方式,精准靶向引进人才401人。实施“学子兴企”计划,对“四上”企业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校毕业生给予一定生活、住房补贴,助力金马药业、鑫鸿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引进人才74人,发放各类补贴90.3万元。加强与省属高校合作,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担任本土企业“科创副总”,探索开展“医学定向生”“订单式”培养等模式,划拨事业编制专项培养招聘临床医学、农业水利、网络与新媒体等高素质专业人才25人。
推进精确化育才。实施专业干部能力提升计划,开展“专业干部话专业”活动,依据年轻干部所学专业及从事岗位,划分金融、法律、文字综合等学习小组,通过专业导师讲学、实地观摩促学、操作演练互学等方式开展交流学习4次。实施乡土人才专项培养计划,组织8批次200余名农村致富带头人学习果蔬花卉种植、赤松茸栽培等关键技术,培育高素质农民25人,带动39名乡村人才重返校园实现学历能力双提升。深挖区域资源禀赋,创新“非遗工艺+产业培育+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先后建成微刻艺术展馆、新材料产业园区,筑巢引凤,培育全国人民艺术大师1人、吉林省长白山领军人才1人。
开展精细化惠才。建立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专家人才机制,区级领导带头联系各领域取得重大成果、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28名,逐一制定联系服务工作台账、服务事项清单,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走访慰问,累计发放慰问金7.9万元。积极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申办“英才卡”,从医疗、交通、旅游、住房保障、政务服务等10个方面提供便利化服务。多层次拓宽专家人才参政议政渠道,针对性邀请参与全区重要规划、重大决策、重点项目的咨询、研讨、论证等,邀请参加重要会议,15名医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专家人才被推荐成为市区两级劳动模范、优秀党员、“两代表一委员”,切实提升政治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