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发布提示
中秋、国庆假期将至,人流、车流、物流密集,加之秋收务农活动增多、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多发,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安全防范压力明显增大。为切实做好中秋国庆期间安全防范工作,省安委会办公室、省应急管理厅就有关工作发布提示。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增强安全防范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牢固树立“防胜于救”的理念,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等要求,压紧压实“四方责任”,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要结合季节性、规律性安全风险和本地区行业领域特点,提前研判安全生产形势,落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突出抓好建筑施工安全防范。当前工程建设进入冲刺阶段,盲目抢工期、赶进度和冒险作业、野蛮施工等行为易发,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要督促建设单位认真履行安全责任,严格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加强隧道、起重机械、深基坑、脚手架、高支模等工程施工安全。要加强高风险隧道、长大桥梁等重点工程关键工序实施前隐患排查,确保施工安全。
全力防控公共安全风险。旅游方面,各景区、景点管理方要加强大型游乐设施、景区内护栏及警示标志、索道缆车、旅游观光车等设备设施安全检查和玻璃栈道、滑道、“步步惊心”等高风险游览项目安全管理,确保游客安全。交通运输方面,要严格落实重大节假日“三十条硬措施”,落实恶劣天气预报预警等措施,加强高速公路隧道桥梁、事故多发路段、景区景点周边等重点部位和急弯陡坡、冰雪路面等高风险路段交通监测和安全监管执法,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货车农用车非法载人等违法行为,切实保障旅客平安畅通出行。消防方面,要盯紧看牢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养老院、集贸市场、老旧多业态混合生产经营等人员密集场所,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违规动火作业、违规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装饰、堵塞消防通道、锁闭安全出口、违规使用液体燃料等突出隐患问题,严防“小火亡人”事故发生。人员聚集活动方面,要严格落实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制度,加强人流密度监测预警和控制管理,及时采取疏散避险措施,严防人流对冲、踩踏等安全风险。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矿山领域要严厉打击超能力生产、隐蔽工作面等严重违法行为,加强瓦斯、水害等重大灾害治理。危险化学品方面需强化对重大危险源企业的监管,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严格管控动火等危险作业。烟花爆竹环节要落实经营、运输、储存等安全措施,整治超标产品及违规零售点。工贸行业需聚焦钢铁、铝加工、粉尘涉爆等领域,排查爆炸、中毒等隐患。燃气安全要重点排查餐饮场所,整治不合格气瓶、燃气具等问题。
高效做好应急处置和宣传引导。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完善应急预案,前置救援力量和物资,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体和室外显示屏、提示牌普及安全知识,增强公众避险逃生能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欢度平安祥和的中秋、国庆佳节。(何泽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