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收季 拎稳“菜篮子”
时间:2022-09-22 13:12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时下,山城通化正是瓜果蔬菜丰收的季节。各地的辣椒、白菜、水稻、苹果、白桃等长势喜人,农户们有说有笑,或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着采摘,或看着沉甸甸的麦穗计算着收割日期。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把“菜篮子”工程建设摆上突出位置,通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生产能力、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创新调控保障机制等措施,推动全市“菜篮子”工程持续发展。去年,全市“菜篮子”产品肉蛋奶菜等总产量达到35万吨左右,初步达到了地产禽肉自给有余、猪牛肉自给率70%以上、蔬菜自给率60%(冬季5%)的阶段性水平。今年,全市蔬菜瓜果生产面积发展到15.28万亩,已上市瓜菜产量近15.9万吨,预计全年产量近24万吨,人均300余斤。
发挥作用,压实“菜篮子”负责制。市政府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定期调度、及时研究解决辖区内“菜篮子”生产的重大问题,不断提高肉蛋、蔬菜、食用菌等“菜篮子”产品生产和质量安全监管、调控保障能力。各相关部门间强化协同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全市“菜篮子”工作。
多方投入,稳步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坚持以提高围城乡镇自给水平与建立远郊乡镇蔬菜生产基地相结合,加大科技、良种投入,推进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建设模式,稳定蔬菜生产面积,逐步增大棚膜面积生产,切实以“菜园子”保“菜篮子”。今年,全市已投入资金近2亿元,新建棚室650亩,蔬菜生产棚室面积达到1万亩。
9月15日,在柳河县陈家村蔬菜种植合作社大棚里,白菜郁郁葱葱,芹菜成畦成行,茼蒿茂盛茁壮……菜农袁英福高兴地对记者说:“如今,社员都愿意种菜,大家伙儿相互串换土地形成规模,经过多年摸索,种植技术也越发地熟练了。”村党支部书记申智广在旁边插了一句:“这科学的种植模式就是有效,社员的土地收益大幅增加。”
二道江区五道江村发展传统的洞藏酸菜项目获得成功。今年,村里白菜种植面积扩大到了40亩,预计产量40万斤,可腌制15万斤酸菜。村党总支书记张义洪满怀憧憬地说:“再过半个多月,我们就能在家门口收菜、腌菜,运输方便,节约成本。土豆、白菜还能一起种,农民一亩地能翻番挣钱。接下来,我们还将发展辣白菜、咸菜等项目,让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科学布局,提高畜禽水产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全市备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到530个;其中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发展到10个,省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发展到30个;规模化饲养比重达到70%。通过落实生猪养殖政策,深入实施“秸秆变肉”工程,生猪、肉牛、肉羊、家禽分别发展到57.1万头、18.4万头、9.8万只、300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5%、16%、6.7%、13.7%。今年上半年生猪、肉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增长19.8%、19%、14%、26.4%。肉蛋奶总产量同比增长13.6%,全市全年肉蛋奶产量将达到11万吨以上。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全市鹿发展到0.9万只。实施绿色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全市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技术面积1.5万亩,水产品产量将达到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