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致富路上的幸福歌

时间:2022-11-01 19:15 来源: 字体显示:

  春华秋实,春耕秋收,农民最喜是丰收。金秋时节的梨树县,处处可见收获的场景和农民朋友丰收的喜悦。玉米熟了,满眼金黄;麦浪翻滚,长势喜人;瓜果飘香,硕果累累……一幅幅色彩斑斓的丰收图景定格在地头田间。在梨树县康平街道八里庙村的一块菜地里,村民杨景桐正弯腰忙着收拾菜地。满身泥泞的他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我这菜地虽然面积不太大,但是按照往年的情形,这些蔬菜能有个1万多块钱的收入。” 杨景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今年65岁的杨景桐是康平街道八里庙村二组的村民。他是个经验丰富的老菜农,踏实肯干,在蔬菜种植上费尽心思。每天东方露出鱼肚白时,杨景桐就和着鸡鸣声下地忙活起来。“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要干的活儿太多了。”即使忙得团团转,杨景桐依然乐在其中。据杨景桐介绍,他家菜地并不大,不到1亩地的面积却种满了各式各样的蔬菜。“一年到头差不多能种上3茬大蒜,1茬大葱,还有白菜、土豆。这些日子,长春、公主岭、四平这些地方都来收购蔬菜,不愁没有销路。”杨景桐说,他还加入了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空闲时间,他就到合作社帮忙,毕竟打打零工还能多一分报酬。

  入合作社前,杨景桐的地全部种植玉米,每公顷产量2.3万斤左右。加入合作社后,杨景桐种植玉米和黄豆,玉米每公顷产量2.8万斤左右,产量远远高于自己以前的“单打独斗”。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引进了优良品种,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加了生产量,在合作社的日子里可谓省心省力,“合作社让我们少操不少心,给的价格还高,我们不仅增产增收,过年还有豆油白面等福利,真是甜到心坎儿里了。”杨景桐乐呵呵地对记者说。

  近年来,梨树县紧紧围绕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大做“黑土地”文章,突出重点,强化措施,不断加大培训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合作社的健康发展。农民加入合作社后,分散的家庭经营得到整合,促进了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生产方式从以前传统的农作方式转变成现代的机械生产。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管理、经营订单销售,帮助农民降低了市场风险,缓解了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提高了销售价格,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合作社和种植蔬菜让杨景桐“双丰收”,生活越过越好,收入越来越多,“种菜虽然辛苦,但日子变得有奔头了,就不觉得累。今年党的二十大要开了,这日子肯定过得越来越好!”杨景桐乐呵呵地说。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1[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