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辉南:打造大粮仓  扑鼻稻花香

时间:2023-03-03 14:25 来源: 字体显示:

吉林省辉南县水稻现代农业产业园园区现有14.7万亩优质水田,总投资13628.7万元。

截至2022年,园区水稻绿色、有机栽培技术覆盖率已达到95%;良种率100%。园区内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达到14万亩,占园区水稻面积的95%;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到80%,园区内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100%。农业企业13家,新型经营主体247户。

坚持“引、培” 结合,培养现代农业人才。产业园核心区吉林省三和农场有限公司,通过大学生反乡创业的契机,建立了三和农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吸引了21名大学生从事产品线上销售工作,使高品质的辉南大米通过电商平台走入千家万户,远销大江南北。辉南县内各级农技推广机构有农技人员148人,可随时提供技术指导。对园区内农民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和冬春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园区内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分批参加省、市组织的培训,为园区培育一批实用型人才,加速园区发展。

坚持科技引领,助推成果转化。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吉林省辉农粳稻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实行产学研结合模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已与宏科水稻研究所共同开发研制宏科系列水稻品种17个,其中宏科181、宏科289等已在全省推广。吉林省广德农业有限公司与中科院合作研制的水稻品种中科发6号,具有高产、优质、高抗稻瘟病、株型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5万亩。

坚持多种利益联结,带动农民持续增收。产业园内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较高,大部耕地流转到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手中,农业企业与农户开展多种形式合作经营,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让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部分园区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园区经营,并按照入股土地的面积计算股份,参与园区经营所得红利的分配。园区内耕地均有农业保险作为保障,可以使农户在遭受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灾害后及时得到经济补偿,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安全高质量产品。园区发展循环农业,畜禽粪污和秸秆加腐熟剂堆集成有机肥,既减少了污染,又培肥了地力。园区全面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安装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858个,太阳能智能昆虫性诱设备2台,推广性信息素防治水稻二化螟示范技术3万亩,完成飞防作业防治水稻稻瘟病3万亩,建立化肥绿色增效示范区1个。园区建设了智慧农业大数据平台,平台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剖析、预测、防治,记录水稻生长的全过程。

坚持产业化发展,向优势区集聚。积极发展物流配送,鼓励更多农民参与农产品流通,大力发展农民购销大户和产销合作组织,进一步提高营销水平。2020-2022年园区内新培育家庭农场11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4家。支持发展县域范围内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力强、多种主体参与的融合模式,实现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以壮大集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股权化、集体资产股份化、农村资源资本化的发展模式,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坚持优化结构,大力发展稻米产业。加强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将园区内三和农场、新时代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等7家规模较大的生产经营主体纳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实现了农产品从“田间”到“舌尖”全程可追溯。积极推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组织园区内新型经营主体加入辉南绿色食品产业协会,由协会统一组织开展营销培训,规范产业发展。积极扶持电商平台,建成县级运营中心1个,村级服务站23个。朝阳镇兴德村三和农场吸纳网络技术人才,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把“稻花香”大米卖到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售价达到每市斤36.8元。

坚持创新发展,开辟新技术示范集群。 现代生产要素聚集,并持续发展。借以带动全县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引领我县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先后设立在产业园的示范区有:国家级绿色高质高效项目示范核心区、黑土地保护利用技术示范区、水稻病虫害飞防作业示范区、混合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技术示范区、水稻性信息素诱控技术示范区、稻田鸭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示范区、频振式太阳能杀虫灯诱虫技术示范区、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示范区等。

下一步,辉南县将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合理布局一、二、三产业,努力把园区打造成为产业相互渗透、交叉重组的融合发展区和现代技术和装备加速应用集成区。

吉林:万象“耕”新 农机跑起来

吉林新闻联播

农业机械化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立春过后,大地回暖,万象“耕”新,各种农机产品也进入了销售旺季。

李忠洋是长春市双阳区的一位种粮大户,去年从这里订购了一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减少了加水配药次数,省时省力。今年他又来到这里,打算再购买两台新设备,特意前来试驾,仔细了解农机的性能。

“农机热”的背后,是公主岭市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正不断加快。随着黑土地保护的不断深入,增施“堆沤肥”的农户越来越多,针对用户需求企业又自主研发了新型固态肥抛撒机,可以通过高速旋转的破碎轮将固体粪肥打成粉末状,均匀喷洒到玉米地里,在当地农机市场颇受欢迎。

依托农机装备的提档升级,公主岭市黑土地保护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去年全市集中统一增施农家肥面积达到20万亩以上,今年预计达到30万亩以上。同时加大政策力支持力度,将喷雾机、植保无人驾驶航空器等田间管理植保机械也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持续提升农机作业水平,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20个百分点。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