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科技下乡培养草根“牛精英”

时间:2023-03-22 14:11 来源: 字体显示:

3月2日,曾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最美农技员的家畜繁殖员高级技师潘广辉应邀来到汪清县大兴沟镇柳亭村,为养殖户进行肉牛良种繁育冷配技术培训。听到消息,周边红日村、太和村、广兴村、仲平村的养殖户、产业带头人、繁育改良员和防疫员纷纷赶往学习点,柳亭村村委会驻地立刻热闹起来。

“在肉牛的良种繁育过程中,人工授精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常见的技术。”潘广辉介绍说,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肉牛质量,使得商品肉牛的生产性能与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在讲课过程中,潘广辉讲解了肉牛人工授精标准化操作技术、可繁母牛发情和屡配不孕等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如何杜绝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违规操作、母牛配种实时指南等实用知识技术,帮助养殖户提高科学养殖的信心,增强科技致富的意识。

“将输精枪斜上方45度插入,双手相互配合,找准操作要点。”3月3日,柳亭村村部的院子里,肉牛良种繁育冷配技术培训班进入实操训练。在潘广辉的详细演示和耐心指导下,48岁的张振中开始尝试操作,将头一天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冷配技术的实操成功率。

“靠农民过去的土方法已经不管用了,牛要想养得好,必须要有知识、懂科技。”张振中家一直依靠种植玉米、大豆为生,年吃年用,日子过得并不宽裕。2017年,在州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张振中开始进行肉牛养殖。多年来,只要村里开展培训班,他都抢着报名学习。如今,张振中饲养的肉牛已经从6头发展至19头,年均收入增加四五万元。

做大做强养牛产业,需要综合型、实干型的高素质养牛人,即大量的草根“牛精英”。州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自2016年进驻柳亭村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共协调开展科学养牛、青贮加工、繁育改良技术培训班等17次,累计培训500余人次,全村肉牛养殖户和存栏量从当初的只有5户、90余头发展至现如今共有养殖户27户,肉牛存栏量859头,真正实现了“培训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村、激励一方”的目标。

记者走进柳亭村繁育改良点看到,精液采集解冻恒温仪、显微镜、立式高压蒸汽灭菌器、可视输精枪等新型冷配技术设备一应俱全。据了解,2022年,州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协调州畜牧总站投入4.5万元,在柳亭村村部旁建设1处规范化繁育改良站试点,并提供总价值5万余元的延边牛、延黄牛、利木赞、夏洛莱、西门塔尔等多品种冷配冻精1800剂,协调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到村指导,累计提供总价值4万余元的气肿疽疫苗,进一步营造了肉牛产业安全生物环境,切实保障了肉牛养殖户稳定增收。

在州农业农村局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柳亭村草根“牛精英”越来越多,以种植业推动养殖业,以养殖业带动种植业的种植养殖构架日渐显现出优越性,当地农民逐渐在绿色循环畜牧业发展中能获利、多得利。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林天天[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