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兴隆山镇“小豆包”做成“大产业”

时间:2023-12-05 10:12 来源: 字体显示:

冬日,走进通榆县兴隆山镇农民金山和李凤荣夫妇的黏豆包制作车间,热气扑面,空气中弥漫着豆包的香甜味道。

车间里,几名工人动作麻利地捣豆馅、包豆包,忙得热火朝天。另一边,一层层笼屉高高码在蒸箱里,一屉屉即将出锅的豆包冒着白气,灶里柴火正旺,随着攥包、蒸煮、包装等工序,热腾腾、黄亮亮的东北黏豆包新鲜出炉。

这里的黏豆包采取传统手工制法加工而成,色泽黄亮,口感粘甜,带着淡淡清香,是百姓十分喜爱的食品之一。

黏豆包也是东北的季节性美食,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年饽饽”。金山和妻子李凤荣,正是瞄准这一商机,通过发展黏豆包产业,闯出了致富新天地。

眼下正值寒冬,是东北农村“猫冬”的时候,金山夫妇的黏豆包加工厂却迎来旺季。妻子李凤荣正和几个姐妹熟练地包着黏豆包。拿面、攥实、放豆馅、捏合,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黏豆包就包好了。

金山十分看重产品质量和信用,坚持传统手工制作。虽然现在规模扩大了,条件改善了,但使用大黄米、小筛子、木头绊子、大蒸锅的传统工艺和手工制作方式依旧没变。

为了让全国各地消费者品尝到儿时记忆中的黏豆包味道,他们还设计了礼盒装,使小小黏豆包从兴隆山镇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如今已经远销上海、成都、北京等地。

兴隆山镇村民冬闲变冬忙,小豆包粘着乡情,粘着乡愁,粘出了“大产业”。现在全镇黏豆包加工作坊已有20多家,手工制作让小镇黏豆包远近闻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包”。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林天天[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