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郊乡棚膜经济 多姿多彩促增收
时间:2024-03-19 11:27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进入3月以来,桦甸市桦郊乡晓光村草莓大棚内,一垄垄秧苗油绿茂盛,一颗颗草莓娇艳诱人,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尝鲜采摘。自春节期间该村头茬儿草莓上市以来,至今采摘热度不减,平均每天售卖草莓50公斤以上。
近年来,桦郊乡大力发展棚膜经济,通过生态采摘等模式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土地产出和经济收益,已发展大棚458栋,棚室面积355亩,发展果蔬、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去年实现收益896万元。
晓光村草莓大棚就是在该乡棚膜经济热潮中发展起来的。2023年,晓光村建设草莓采摘大棚,高水平实施草莓种植培育,打造出这一为乡村旅游增色、为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特色产业项目。
新政村富君果蔬种植家庭农场暖棚内一片嫩绿秧苗。农场负责人赵长君介绍,农场占地1公顷,农历正月起,黄瓜、西红柿、辣椒等就开始进行育苗了,4月份各类蔬菜可陆续上市。农场采用绿色种植方式,产品广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年均收入达到30万元以上。“我们将蔬菜瓜果按季节分批次种植,去年又新增了黄桃,一家三口一年到头忙不停。”
友谊村产业大棚内,花苗培育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今年该村培育了黑心菊、醉蝶、花魁等各类花苗40万株,6月份将全部分售到全乡各个村屯。“产业大棚建成以来,育苗、日常管护等用工都是本地村民,每人年可增收2000元,拉动村集体年增收20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吴祥说。
“一栋大棚就是一个聚宝盆。今年,我们将坚持把发展棚膜经济作为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推动棚膜经济向规模化、特色化、高效化发展,让农民在增收致富路上握紧这把实实在在的金钥匙。”桦郊乡党委书记徐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