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农安:向新图强 壮大农业发展优势

时间:2024-12-10 08:39 来源: 字体显示: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作为农安最宝贵的“压箱家底”,丰厚的农业资源如何转换成发展实力?

承接我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农安在省委、省政府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积极在产业“链”上做文章,全力以赴组织推进“双百”工程。

农安现有耕地623.1万亩,粮食产量逐年增长。在“百亿斤粮食”产能建设上,农安县坚持两条腿走路,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方位提升粮食生产综合能力。

积极推进耕地保护,一方面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保存量;另一方面快速治理盐碱地等未利用地,变成耕地、水田,抓增量。

“专注黑土保护,助力乡村振兴”,还未走进隆源农业,复合肥生产高塔上的两行大字便映入眼帘。进入展示基地,各类土壤模型、各种科研成果,让人眼前一亮。

隆源新型肥料科技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隆源农业依托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先进技术,针对东北低温气候特点研发有机物料腐熟剂,可实现秸秆、粪污快速发酵腐熟,有效提升黑土地力。

这是农安县藏粮于技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农安县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合作打造万亩核心示范区,推广黑土地保护技术模式,采取“深翻+有机肥”的有效措施,全面推广保护性耕作、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模式,打响“黑土粮仓”科技会战。

在“百万头肉牛”工程建设上,强化全产业链条,从繁殖、培育、养殖、加工,再到交易,“缺啥补啥,弱啥强啥”。

缺肉牛繁殖“芯片”——胚胎培育,农安县和北京赛升药业合作把肉牛胚胎繁育项目落位在巴吉垒;缺大型养殖企业,引进城开农投开展肉牛培育、养殖、深加工,打造县域肉牛知名品牌;缺大型交易市场,今年在哈拉海启动肉牛交易市场建设……

随着肉牛产业链的完善发展,农安县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在鹅绒业内,农安万金塔乡远近闻名,这里是东北最大的鹅绒集散地。

“我们公司主要从事鹅毛、鸭毛收购、加工,鹅绒、鸭绒生产销售,这里产业基础好,公司产值逐年递增。”柳桥晨雨牧业公司总经理说。

肉牛、生猪、白鹅、肉鸡……目前,农安县畜禽饲养总量达到9800万头(只),各条畜禽产业链建链强链,发展优势凸显。

此外,农安县注重经济作物种植,远近闻名的“三辣”正向深加工方向发展,新建的鲜食玉米项目一期已经投产,华家香瓜、红石砬小米等产品已成规模……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传统农业向新图强,正变优势为胜势,展现出现代农业的新图景。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