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策研讨

让更多农作物秸秆“点草成金”

时间:2023-09-15 10:23 来源: 字体显示:

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秸秆利用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层次跃升,必将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眼下,沃野田畴陆续迎来秋收季。收获玉米、大豆、水稻的同时,不少地方因地制宜推进秸秆利用“点草成金”:在甘肃省酒泉市戈壁生态大棚里,秸秆、尾菜等曾经的农业废弃物转化为栽培基质,产出高品质的绿色果蔬;在安徽省阜阳市,秸秆做成人造板材,强度高、防水火,还抗寒降噪,很受市场欢迎……

秸秆是草食动物的“五谷杂粮”,是“零碳排放”的生物质能源,也是“农尾工头”产业增值的重要来源。规模化、产业化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就能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打造农业绿色发展的突出亮点。近日,农业农村部对今年秸秆利用工作进行部署,提出建设400个左右全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1600个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

近年来,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形成了“农用为主、多元利用”的格局。然而,总体上看,我国的秸秆利用还处于“直接还田为主、离田多元利用为辅”的发展阶段。秸秆利用如何提质增效,如何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做好科学还田。秸秆还田要充分考虑区域状况、耕作方式、农民接受度、技术措施成熟度等因素,分区域、分作物示范推广翻埋、碎混等还田技术模式,更好发挥秸秆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性状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要做好秸秆还田监测工作,合理测算秸秆最适宜的还田量、还田方式,科学评价还田生态效益,形成农机农艺一体化技术解决方案,推动秸秆科学还田。

促进高效离田。“离田难”是制约秸秆综合利用的瓶颈之一。秸秆资源分散,收集运输费用高,一些地方“有秆难收、有收难储、有储难运”。更好开发秸秆的资源价值,要在流通环节上下足功夫。加快补齐田间收集、储存运输等短板,研发配备田间搂草、捡拾、打捆、叉装、转运等机具设备。扶持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标准化收储站点,降低秸秆离田成本,推进建设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收储运体系。

高值利用秸秆。开展秸秆资源化利用,摸清秸秆资源家底是前提。加强对区域内秸秆产生数量及种类、利用去向、利用情况等数据统计与分析,推动相关产业规划和政策制定。多措并举推进秸秆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秸秆青黄贮、膨化、压块等饲料化高效利用,推动秸秆代草、节粮、变肉,有序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成型燃料、沼气工程等生物质能利用,推动利用秸秆生产栽培基质、人造板材、复合材料等,提高秸秆产品附加值。

我国农作物秸秆种类多、总量大,秸秆利用事关农业绿色发展,事关农村生态环境,事关农民切身利益。扎实推进秸秆综合利用,促进秸秆利用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层次跃升,必将为农业绿色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鲜食玉米”飘香 收获致富“好钱景”

延边晨报

金秋九月,玉米飘香。眼下,我州鲜食玉米进入收获期,田间地头处处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汪清县天桥岭镇:糯玉米生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走进汪清县天桥岭镇辖区的玉米地,玉米独有的清香沁人心脾。收割机来回穿梭,近两米高的植株被卷入机械后,就收获了一穗穗饱满的玉米棒。在天桥岭科源冷库,数十名村民正围坐在一堆玉米棒周围,将玉米棒剥皮、分拣、装筐并送入冷库储存。该冷库总经理王广华介绍,今年,他们种植了500余亩糯玉米,用工最多时每天需要雇用50余名村民。

“今年我们种植了600余亩糯玉米,亩产可达3000棒,产值1000余万元。这些玉米都达到了欧美有机标准,我们用两周时间完成了速冻加工。”汪清县绿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洪民告诉记者,连日来,工人们对新鲜采摘回来的糯玉米进行挑选和剥壳处理,清洗筛选后,玉米棒通过机械传送带进入加工流水线,再经高温灭菌、真空包装后,一袋袋加工好的鲜食玉米便从这里源源不断地销往全球。

天桥岭镇农业站站长李玉明介绍,该镇今年糯玉米种植总面积达1000余亩,预计实现产值2000余万元,带动农户务工百余人次,户均年务工收入增加万元以上。

据了解,天桥岭镇糯玉米种植不仅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新亮点,更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该镇将继续立足地理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促进土地充分利用、农业更好发展,让村民得实惠、有盼头。

安图县石门镇:鲜食玉米成为助农增收“金棒棒”

连日来,安图县各地种植的鲜食玉米迎来收获季。

在石门镇崇山村福玉鲜食玉米种植基地,村民正忙着将新鲜的玉米棒分拣装车,送到加工厂。为保证玉米口感香甜、营养不流失,位于安图经济开发区内的吉林省福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快速锁“鲜”、抢“鲜”上市,然后通过线上线下发往全国各地。

今年,崇山村扩大鲜食玉米种植规模,发展连片种植,带动32户农户,种植面积达到80公顷,总收入可达200万元,每公顷较普通玉米可增收7000元左右,一穗穗鲜食玉米成为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金棒棒”。

鲜食玉米因为有多种营养元素,蒸煮时间短、口感香糯,受到很多消费者喜爱。2023年,吉林省福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农户”与安图县明月镇、两江镇、松江镇、石门镇、永庆乡5个乡镇共签订鲜食玉米订单面积500余公顷。工厂日加工约30万穗鲜食玉米,上半年产值突破1亿元,销售额达到7800万元,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