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策研讨

把粮食“好收成”变为农民“好收入”

时间:2024-12-03 10:47 来源: 字体显示:

    现代农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显著提升了粮食的产量和品质,更为农民带来了增加收入的希望。如何将丰盈的收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收入,是摆在政府、企业和农民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粮食销售渠道多样化,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长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同构建了一张覆盖广泛的销售网。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收购网络和先进的仓储设施,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力量。这些企业通过与农民签订收购合同,确保了粮食的稳定供应,同时也为农民提供了可靠的收入来源;而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则以其灵活性和市场敏锐性,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方向,成为推动粮食价格向好的关键因素。这些企业通过与农民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提高了粮食的销售价格,也为农民提供了更多样化的销售选择。未来,这些粮食购销企业还需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优化销售渠道,保证粮食稳定流通。

进一步延伸粮食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在长春,粮食加工转化企业活跃于市场之中,他们通过深加工技术,将普通的粮食转化为高价值的产品,这些加工转化不仅丰富了市场上的产品种类,也提高了粮食的价值,为农民创造了更多的收入来源。

不断加强农业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粮食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拓宽销售渠道,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长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通过在全国各大中城市举办粮食品牌推介会和产销对接活动,成功地将“长春大米”和“长春鲜食玉米”打造成全国知名的农业品牌,也为广大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回报。2024年,长春在北京、天津、杭州、福州等地开展了7次粮食产销对接活动,在杭州、无锡等地开展了4次宣传推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长春与天津、杭州等地加强粮食贸易合作,实现了“长春大米”和“长春鲜食玉米”在浙江省销售总金额突破3亿元,与天津在大米代收代储、代加工销售方面的合作金额接近1亿元,彰显了品牌的力量。同时,长春还加强对粮食产品质量的监管和检测,确保粮食产品的优质和安全。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长春粮食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收入。

丰收的季节总是短暂的,对农业“辛勤耕耘”却需要长年坚持。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汗水的结晶,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眼前的丰收,更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创新,通过深化产销对接、强化品牌建设、优化储备布局以及推动粮食产业融合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为农民带来更加稳定和可观的收入。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