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参产业

人参产业

吉林市人参化妆品及保健食品生产项目

时间:2025-03-19 21:28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打印
| 字号:
|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人参中含有皂苷类、多糖类、蛋白类以及氨基酸等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老年痴呆和抗衰老等活性。目前,广泛应用于中成药、保健食品、健康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全产业链开发的潜力和独特的战略价值。

项目利用舒兰市长白山山脉的人参种植资源,生产加工人参化妆品及保健食品系列产品。

1.1.2市场前景

1.人参行业发展现状

1)全球人参行业发展现状

人参因具有神奇的药用和保健功效,素有“百草之王”“东方神草”之称,人参药食两用,药用价值高,除大量用于配方药外,也进入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饮料、礼品、参烟、参酒、参糖、参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全球人参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球人参产量达84677吨,2023年全球人参产量达到97321吨,目前,全球人参主要产自韩国、朝鲜、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七个国家,其中,中国占全球80%以上的产量。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人参市场规模为466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89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9.6%

2)中国人参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中国人参产销量均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鲜人参产量达69850吨,其中,吉林占56.78%,黑龙江占28.63%,辽宁占7.37%,需求量达70031.9从价格走势来看,自2014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开始逐步下降,2021年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为121.4/千克,2023年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为120.6/千克。

2020-2023年,受疫情影响我国人参进口数量不断增长。2023年进口数量达到约90吨,同比增长21.8%2022-2023年进口金额保持稳定,到20233229万美元。从进口产品来源来看,2023年,我国人参进口主要来源为加拿大、韩国与美国,其中加拿大占比约60%,韩国占比约26%,美国占比15%。我国是人参产量大国,从我国人参进口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是对外进口价值高的精加工产品,量小但附加值高;随着国内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对于人参制品的品质要求提高,将拉动行业的进口。综合来看,我国人参行业进口形势较好,主要竞争压力来自国内人参品牌的崛起,对于人参加工技术的提高

2019-2021年,受疫情影响我国人参出口数量不断下跌,2021年达到近年来低谷。2022年以来,出口不断回暖,到2023年达到2070吨,同比增长44%。人参出口金额整体呈现W型走势。2021年为近年来低谷,出口金额仅24万美元。2022-2023年出口金额不断回升,到2023年超过160万美元,同比增长46%,回升至2017年水平。从出口目的地来看,2023年,我国人参出口主要目的地为日本,占比超过40%,其次为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占比分别为23.8%16.9%,其他地区占比不足5%。从出口均价方面,2017-2023年人参出口均价在0.5-0.8美元/千克区间波动。2022年出口均价小幅上涨,20230.85美元/千克,但总体来看相对稳定。总体来看,我国人参出口呈现数量先降后增,2023年有回暖趋势,从出口标的来看,我国约40%的人参出口至日本,且出口均价相对稳定。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企业对于人参消费品的研发,对外出口人参产品品类的附加价值的不断提升,有望拉大我国人参出口数量以及出口金额。

3)吉林省人参行业发展现状

作为全国人参产量第一大省,人参产业是吉林省最具优势特色、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吉林省种植人参主要有伐林栽参、林下栽参以及非林栽参三种方式。吉林省人参主要分布在延边、通化、白山和吉林4个地区,即敦化市、珲春市、和龙市、安图县、汪清县、抚松县、靖宇县、长白县、临江市、通化县、柳河县、梅河口市、集安市、蛟河市、桦甸市、磐石市、辉南县等十几个主产县。为保障人参质量,吉林省先后制定15项人参领域国家标准和近50项地方标准。同时,为参农提供标准、绿色的种植方案。与种粮食一样,吉林省人参种植也全面开展测土种参和产品检测认证,全省园参平均单产由每平方米16公斤提高到20公斤,优质率达到75%以上。

2023年,吉林省人参产业实现了标准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品牌化销售,形成了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的集群化发展态势,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均得到稳步提升。据省农业农村厅参茸办公室统计,2023年吉林省园参种植面积14.5万亩、鲜参产量3.4万吨,林下参种植面积116.5万亩、鲜参产量3.4万吨,全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708.5亿元,同比增长10.3%,首次突破700亿元。

近年来吉林省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规模产业,构建起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新格局。在抚松、集安、靖宇、通化、延吉等地,形成了以人参为主导的产业带,涌现了较多的人参生产企业以及人参医药企业等等。目前,吉林省已开发生产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五大系列1000多种产品,实现了人参的全株开发利用。

2.人参保健品及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前景

1)人参保健品行业

现代研究证明,人参中含有皂苷类、多糖类、蛋白类以及氨基酸等成分,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心肌缺血、抗氧化、抗老年痴呆和抗衰老等活性。随着人参保健品生产企业的增多,整个行业的产量和产能不断增加,国内涉及人参保健品行业的公司普遍规模不大目前,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文号的人参类保健品共计160多种,涉及人参饮料、人参可乐、人参口服液、人参酒、人参茶等多个品种。由于参类保健品既能直接服用,也能用来泡酒或者煲汤,所以比较受消费者欢迎。

保健食品作为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逐渐获得广泛认可,加之原料是传统名贵滋补品,双重优势驱动行业规模稳步扩张。2019-2023年,我国人参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104.15亿元增长至121.39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3.90%;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人参类保健食品行业市场规模由125.7亿元增长至151.04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长率4.70%

2)人参化妆品行业

人参富含多种抗氧化剂和营养素,如皂苷、微量元素和氨基酸,这些成分被认为具有抗衰老提亮肤色和增强肌肤弹性的作用2022年,全球人参化妆品市场规模已达到约45亿美元。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和韩国,是人参化妆品的主要消费地区,贡献了超过60%的市场份额。韩国因其悠久的人参种植历史和先进的化妆品研发技术,在该领域具有领先地位。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天然、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将推动人参化妆品市场的增长,并且“天然”和“无添加”的化妆品趋势为人参化妆品带来了发展机遇。预计到2025年,全球人参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230亿美元,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势头。线上销售渠道的增长和消费者对个性化、多样性产品的需求预计将为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

1.1.3技术分析

人参精深加工技术是指将人参加工成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如人参皂甙、人参胶囊、人参酒等。

①人参皂甙的制备

人参皂甙是人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疲劳、抗衰老、提高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制备人参皂甙的方法包括溶剂提取法、酶解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等。制备出的人参皂甙可以用于制药和保健品等领域。

②人参胶囊的制备

人参胶囊是一种以人参为主要原料的保健品,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制备人参胶囊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人参提取物和胶囊材料,并确保胶囊的密封性和稳定性。制备出的胶囊可以用于食品和药品等领域。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布人参等3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公告》,制定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人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西洋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灵芝》进一步加快人参保健食品研发生产和成果转化扩大人参申请新食品原料的范围,积极助力人参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依托长白山人参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开发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及野山参加工品等。在人参主产区重点建设食用人参、药用人参、人参化妆品、人参提取物、特色野山参精深加工产业联合体,有效促进人参产业全链条、全领域的协同开发。

《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以通化、白山、延边、吉林等人参产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下参种植,通过实施生态种植和仿野生栽培,打造标准化、高质量长白山林下参产业核心区,提升吉林林下参的品牌品质。以东部地区林地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灵芝、桑黄、五味子、天麻等传统中药材,扩大产业基地规模。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点支持人参非传统药用部位、活性物质或有效组分、新结构及新靶点或新作用机制等研究,加快益智类、抗病毒类、抗心肌缺血、冠心病类人参创新药物开发。加快多元化、高端化人参美白、保湿、护肤等系列化妆品和日化用品开发,积极培育人参日化用品名优特新品牌。应用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方法,加快人参酵素、人参肽、人参发根、饲料添加剂等生物制品开发,进一步提升人参综合开发利用水平。

中共舒兰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完善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打造“人参城”城市名片。

2)资源优势

舒兰市东部乡镇地处长白山脉余脉,为人参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种植环境。全市人参种植以林下参种植为主,种植品种有长白山野山参、长脖参、长白参、大马牙等,总面积1556.1公顷,保有量约为1.37亿株。

3)产业优势

舒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贡山”历史文化,是清代人参产业的起源地和重要主产地,拥有全国唯一的野生人参繁衍护育场所和沿用野生人参种籽繁育种源优势,获得全国首例也是唯一的生产经营性珍稀濒危植物(野生人参)森林认证(CFCC)。舒兰市原生野山参产业发展协会的成立,是舒兰人参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标志。舒兰市抢抓全省加快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机遇,深度挖掘舒兰放山文化,大力发展野山参(林下参)产业,打造一个高地、四个中心,即全国野山参基因库高地和繁衍护育、品种研发、深加工、文化传播中心。提升野山参繁衍护育示范区现代化水平,依托吉林世一参业、均林中药材等企业,大力开展野山参繁衍护育活动,建立健全野山参保护体系。实施野山参种质资源扩繁项目,完善野山参质量可追溯体系,深化野山参濒危野生植物认证,做大做强舒兰野山参品牌。

4)人才优势

吉林市共有9所驻吉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近10万人,每年高等院校毕业生约3万余人。全市专业技术人才约6.1万人,技能人才49.6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14.4万人。

舒兰市职业高级中学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与资源优势,定期开展深入乡镇村屯、田间地头的劳动技能培训和农业技术指导,培训下岗失业人员、返乡回流农民工、农村富余劳动力1132人次。

5)区位优势

舒兰市处于吉林市、长春、哈尔滨2小时大经济圈内,交通便利,公铁运输网络四通八达。有国、省、市级8条干线公路,拉滨、龙舒、舒榆三条铁路贯穿境内。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购置生产线设备,并配套建设生产车间、仓储库房、检验室、办公室及产品展示大楼、科研基地(博士工作指导站)等设施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3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00万元,流动资金6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27000万元,利润4000万元,投资回收期9.5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3.33%

1.4.2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提高舒兰市人参的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附加值,促进人参产业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一产接二连三”的完整人参产业链。同时将以科研院校为依托,以企业为主体,建立完整的人参科技创新体系,使科技势能转化为产业动能。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吉林市舒兰市

1.8项目进展情况

正在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舒兰市经济技术合作中心

地址:舒兰市滨河大街2006

2.2概况

舒兰市是吉林省辖县级市,地处长白山余脉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位于北纬43°51′至44°38′,东经126°24′至127°45′,全市幅员面积4560平方千米,总人口58.7万人,下辖10个镇、5个乡、5个街道、1个省级开发区。舒兰市地处两省三市交汇处,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中国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南接吉林市,北联哈尔滨市,西隔松花江与长春市相望,处于吉林、长春、哈尔滨三市一小时经济圈内。

吉林舒兰经济开发区核准面积为16平方公里,以吉舒工业园区为核心区,辐射舒兰城北园区。“十四五”时期,经济开发区立足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吉林省“农业机械设备制造特色产业园区”发展定位,着力打造“一区多园”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和食品精加工、医药健康产业、装备制造、农业循环经济、轻工产业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舒兰市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和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被授予“中国生态稻米之乡”美誉,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县、首批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县、第一批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全省首批碳汇交易试点县,连续三年获评全省平安县,荣获省级文明城市称号。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2600

人:苗宇航

  话:+86-432-68200065   

          +86-15143985789

电子邮箱:slsjhzx@163.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吉林市合作交流办投资促进服务中心

人:王艳超

联系电话:+86-15843218881

(责任编辑:李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