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5-06-13来源:

近年来,通化市汛期极端天气多发,强降水偏多,给防汛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为确保安全度汛,通化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立足“早排查、早整改、早防范”,未雨绸缪、抢先抓早,以“查遍隐患”为载体,紧盯防汛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利用汛前有效时间全面开展汛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筑牢防汛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隐患排查整治

隐患排查整治是汛前准备工作的“必检清单”。根据汛前准备、汛期防范工作需要,通化市防指组织各地、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防胜于救”的理念,按照属地管理、行业负责的原则,在通化市各相关行业领域内开展防汛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共排查治理各类风险和隐患1126处,逐项明确整治主体、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做到“发现一件、整治一件、销号一件”。对汛前无法整治到位的制定应急措施,确保安全度汛。对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建立经常性排查整治制度,做到“汛期不结束、排查不停止,隐患不排除、整治不间断”。

加快推进水毁修复

进入5月份以来,通化市委、通化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多次深入重点点位,实地检查水毁修复和汛前准备工作,现场督导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水毁设施重建修复,并要求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快修复进度,确保安全度汛。通化市去年汛期遭受强降雨侵袭造成的水毁道路、桥梁、堤防已修复38处,通化市防灾减灾抗灾能力进一步提升。

有效编制防汛预案

加强应急保障能力也是汛前准备工作的重点之一。通化市对去年防汛工作进行全面复盘,结合今年降水形势,对现有18类、1028个防汛抢险预案进行逐一对照,进一步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操性。按照以防为主、防避结合的原则,强化动态监测,完善预警机制,要求防汛队伍明确工作任务、责任措施及实施程序,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抢险体系,持续加强预案演练,不断提升抢险队伍能力水平。

扎实做好物资储备

防汛物资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通化市各防灾减灾物资储备库累计储备防汛编织袋、橡皮艇、救生衣等各类物资2200万元。工作中,加强对防汛物资的日常维护、管理和调度,确保各类防汛物资始终处于良好状态,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为安全度汛提供坚实物资保障。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