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从市场焕新看“吉字号”特色产业跃迁之路

2025-08-13来源:

“没想到我们的产品,在香港市场如此受欢迎!”吉林省宣上医长白人参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妍,谈起前不久的“吉参香港行”,依然感叹。香港市民在展台上,将她紧紧围住,不停地咨询人参价格、功效,甚至采参史,“这样的关注度,使我倍感骄傲。”今年5月19日,在香港维港之滨,一场跨越山海的“人参之约”惊艳亮相。吉港澳经贸交流暨长白山人参推介会以“共享新机遇 吉参韵香江”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我省20余家企业带来的百余种吉林特色农产品。

数据显示,吉林优质农产品,特别是长白山人参,在香港市场备受青睐,2024年成为吉林对香港出口的三大商品之一,总出口额超过2500万元。

多维突破赋能市场升级

“这种全新的‘养肤酸’,既有酸类原料的祛痘、控油功能,又有糖类原料的修护、舒缓功能。”在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蓝科医美科学技术(吉林)有限公司的生物实验室,科研人员研发出一款基于“人参半乳糖醛酸寡糖”这一核心功效原料的化妆品,参与实验试用的郝女士给出的反馈非常直接,啧啧称奇。

人参提取物作为营养成分,一直以来是精深加工企业追崇的生产原料,在市场上也很受欢迎,但是新的研发成果,就像精密齿轮的咬合,推动着产业的更新、产品的迭代,以及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副总经理曹原展示着最新色谱检测数据,他骄傲地拿着手中的产品介绍,“人参提取物在化妆品、食品中使用并不罕见,这款全新的‘养肤酸’我们花了3年才研发成功。”国内第一款人参来源的化妆品新原料“人参半乳糖醛酸寡糖”,成为了公司新产品的制胜法宝。蓝科医美作为一家化妆品企业,凭借“新原料”已经开启了另一个赛道。

我省梅花鹿产业也正在上演一场“庖丁解鹿”的现代版——从“一鹿多用”到“物尽其用”的产业升级大戏。这些深加工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的皮毛骨血初加工,而是像精密的“生物炼金术士”一般,将每头梅花鹿都变成了一座“行走的营养宝库”:通过分子萃取技术提炼活性成分,开发出靶向养生的功能性鹿茸胶囊;利用生物发酵工艺,将传统鹿血酒升级为小分子肽饮品;甚至鹿骨中的胶原蛋白也被“唤醒”,变身成抗衰老的美容圣品。这场“从养殖场到实验室再到消费者餐桌”的全产业链变革,让梅花鹿产品的附加值节节攀升。

在长春市双阳区梅花鹿产业的版图上,东鳌鹿业正书写着“鹿经济”的新传奇。推开企业展厅大门,仿佛打开了一本“梅花鹿百科全书”——琥珀色的鹿血酒在灯光下流转着千年滋补智慧,晶莹的鹿油膏体凝结着现代萃取工艺,就连鹿茸精华也化身成瓶瓶罐罐里的“冻龄密码”。这家龙头企业已构建起覆盖“舌尖到肌肤”的全方位产品矩阵:82款滋补美食演绎着“药食同源”的新故事,功能明确的保健食品精准对接亚健康需求,古法酿造的养生酒飘散着东北黑土地的香气,更令人惊喜的是,连化妆镜前都出现了鹿茸提取物的身影,让传统滋补以全新方式融入现代生活。

深谙“千年山珍”流量密码‌

在抚松县万良镇,每天清晨都上演着传统与现代的奇妙交融。全球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里,上百个直播间与百年参铺比邻而居,主播们手持补光灯的身影与参农们翻弄山参的身影相映成趣。“家人们看这个‘芦碗’,像不像小茶杯?”天盛参茸的“90后”主播陈强正对着镜头,指尖轻抚人参顶端层层叠叠的环纹,“每多一个‘碗’,就多一年天地精华的沉淀”。他时而举起20年的野山参如同展示艺术品,时而拆解着园参的食用方法,直播间里不断跳出“原来人参这样看年份”“给爸妈拍两支”的弹幕。

这个占全国交易量80%的“人参华尔街”,如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数字化蜕变。曾经只能靠老客口耳相传的深山珍宝,现在通过屏幕,“云上”直达天南海北的餐桌。不少像陈强这样的“新参农”,既懂得辨别五形六体的传统技艺,又熟悉直播间的流量密码。他们让久藏深山的“宝贝”学会“说话”——每个细节都是有温度的故事,那些原本躺在柜台里的“参娃娃”,正悄然变身为年轻人购物车里的“养生网红”。

“吉字号”农产品的光点如繁星般向全国辐射——人参以74.6%的网市占比稳坐“滋补之王”的宝座,每10支网购人参就有7支带着长白山的晨露;鹿产品以42.3%的份额在养生赛道疾驰,黑木耳则以32.7%的渗透率在素食圈开疆拓土。就连最“接地气”的吉林大米,也凭借23.4%的线上占有率,让“吉林饭香”飘进千万家庭的餐桌。

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正在破圈的“网红选手”:长白山矿泉水带着雪顶的清凉登陆都市健身房,延吉泡菜用酸辣滋味征服美食爱好者的味蕾,梅河冷面在夏日外卖榜上“杀”出重围,公主岭玉米更是在即食赛道创下销售神话。此刻,数据洪流中的每条曲线,都在诉说“吉”品出关的精彩故事。

“吉字号”跨越山海 拓展朋友圈

6月28日,杭州市绿城社区的吉林大米销售点,热闹的场景比盛夏的温度还要高。社区居民张萍将一把大米捧在手里,放在鼻子下仔细闻闻,不住地点头,“是吉林大米特有的香味,做出的饭软糯香甜,这回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了。”吉浙对口合作宣传营销推广活动社区团购,让像张萍一样喜爱吉林大米的杭州市民喜不自胜。

吉浙两省对口合作以来,吉林大米长期深耕浙江市场,年销量超31万吨,78家吉林大米直营店遍布浙江省11个地市。浙江在吉林建立了43万亩省外粮源基地,每年从吉林调入粮食占浙江省外调入总量10%左右,“浙粮吉储”“浙粮吉供”不断丰富发展,“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被越来越多的浙江消费者认可、喜爱、推崇,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今年3月的成都糖酒会上,吉林省展团打造出壮观的“北纬45°生态美味长廊”。当中鹿集团的鹿血肽酒在现场开封品鉴,采购商的态度迅速从怀疑转为追捧:“口感醇厚没有腥味,完全颠覆对鹿产品的认知!”

开展首日,近百户渠道商涌入吉林展区洽谈。成都客商在试饮后当场签下鹿血酒代理协议:“这种科技加持的传统滋补品,在高端市场有巨大潜力。”从吉林鲜食玉米到冻干蓝莓脆片,“吉字号”特产矩阵在糖酒会展现出强大竞争力。

“品牌溢价可达普通产品3倍。”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负责人在“吉林梅花鹿”专场推介中,展示了鹿茸干细胞面膜等创新产品。糖酒会期间,“吉牛中国牛”等品牌新增合作渠道82个,预计带动产销增长20%。

从长白山的参棚到粤港澳的货架,从实验室的萃取器到跨境直播的镜头,吉林农产品正在完成从“原字号”到“金招牌”的华丽转身。这场科技赋能的产业革命,改变的不仅是产品的形态,更是农业的基因。当冻干人参在太空站为宇航员提供能量,当鹿茸干细胞面膜成为都市白领的梳妆台必备,黑土地上的智慧结晶正走进现代生活的核心场景。(冯超)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