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点 | 推动企业科研 |
服务对象 | 省内企业 |
支持方式 | 1.力争2020年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达到120户。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尽快实现全行业R&D经费投入比重达到2%以上。 |
政策依据 |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全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吉工信办联〔2018〕21号) |
服务部门 |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
政策咨询 | 省工信厅汽车处 陈永浩 0431-88906103 |
政策要点 | 推动高新企业科技创新 |
服务对象 | 省内高新企业代表 |
支持方式 | 1.支持吉林通用、吉林富锋、省高性能复合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企业开展轻合金铸锻、热成型和复合材料成型等先进工艺研究,加快碳纤维、玄武岩纤维、镁铝合金等轻量化材料零部件工程化应用。 2.支持一汽富晟与哈工大产业集团合作开展复合材料轻量化优化设计和产品开发。 3.支持富奥股份、东北工业集团等企业围绕线控制动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电动空调系统,着力开展线控制动技术、电动化与智能化相融合的转向关键技术和低能耗电动空调攻关,形成自主开发能力,加快产业化进程,实现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以及智能网联汽车上的应用。 4.支持启明信息、吉林大学、中科院长春光机所等单位联合省内外优势资源,协同开展多源信息融合、接口标准化、人工智能等共性技术研究,加快环境感知系统、车载互联终端、集成控制系统等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的联合开发及应用,尽快实现产业化。 |
政策依据 | 《关于印发《关于加快推动全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吉工信办联〔2018〕21号) |
服务部门 | 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长春新区管委会,梅河口市、公主岭市人民政府 |
政策咨询 | 省工信厅汽车处 陈永浩 0431-88906103 |
政策要点 | 加快动力电池产业化 |
服务对象 | 动力电池相关企业 |
支持方式 | 1.支持CATL动力电池落户长春,推动中盈志合等企业提升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和低温性能。支持吉林中聚扩大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辽源鸿图锂电隔膜增加品种和规模。到2020年,力争形成1-2家年产5亿瓦时以上能力电池生产企业。 2.支持长春应化所、东北师大开展锂离子正极材料,全固态和锂空气电池等高性能动力电池研发。推进吉林大地化工与比亚迪合作研发电池材料。支持中国一汽联合电池企业制订高寒地区动力电池技术标准。 3.支持省内相关单位与武汉众宇等省外企业开展氢燃料电池技术合作,加快电堆、系统、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研发。支持长春应化所等开展非铂基催化剂、低成本制氢技术研究。支持中国一汽开展氢燃料电池试验验证。 4.支持一汽新能源研发院、吉林众联、富奥股份、辽源汇丰电机及吉林华微电子等企业协同开展乘用车及客车用高性能驱动电机和IGBT控制模块研发,尽快实现省内自主配套。 5.支持中国一汽、长春新能源等整车企业联合启明信息、富奥股份、吉林大学等单位开展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整车控制系统的研发,提高电控系统自主研发能力。 |
政策依据 | 《关于加快推动全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吉工信办联〔2018〕20号) |
服务部门 | 省工信厅、省物价局、省发改委、省教育厅、省能源局、省金融办、省机关事务管理局、省地税局、省交通厅、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省公安厅、省科技厅 |
政策咨询 | 省工信厅汽车处 陈永浩 0431-88906103 |